原標題:有了“放心消費地圖”,消費維權更便捷
“我在小區附近報了舞蹈課,花了600多元。可上了一節課,發現強度不適合自己,想退費,但找不到人,你們能管嗎?”在山東青島嶗山區秦嶺路商圈消費維權服務站,杜女士問。
“聯系上課的地方了嗎?”服務站站長喬常青回復說。
“上課的地方說場地是無償提供的,學費不是他們收的,我也不知道要找誰。”退費無門,杜女士犯了難。
“您放心,我馬上聯系屬地市場監管所。”喬常青立刻聯系杜女士上課地點所屬的石老人市場監管所。
石老人市場監管所的執法人員迅速介入了解具體情況,找到收費機構為杜女士辦理了剩余課程的退款。
今年以來,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拓展消費維權服務站覆蓋面,全市已建成228個消費維權服務站,培育104家放心消費餐飲店、98家放心消費攤位。今年1至5月份,全市市場監管領域投訴數量同比下降21.37%,其中游客投訴同比下降66.11%,消費環境持續改善。
為讓維權更便捷,青島市創新推出“放心消費地圖”。消費者只需打開常用導航軟件,一鍵進入“放心消費地圖”模塊,即可快速查找附近的消費維權服務站點。近期,首批商家已經上線,后續將全面覆蓋所有商家。
“當消費的后顧之憂被高效化解,消費信心自然增強,市場的活力也隨之釋放。”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將“打造放心消費集聚區”作為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首批試點任務。下一步,青島將加大放心消費示范標桿培育力度,持續營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費放心”的消費環境。
在改善提升消費環境的同時,山東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消費活力。
今年初,國家發布電子產品購新補貼政策,但經營主體必須是企業才有申報資格,這成了擋在個體工商戶面前的一道“門檻”。
在聊城高唐縣,經營手機店的個體戶閆曰偉特別著急:“如果在我的店不能享受‘國補’,顧客肯定流失呀!”
高唐縣行政審批局得知全縣不少個體工商戶普遍面臨同樣的困境,積極運用市場準入領域“個轉企”改革政策,開設“個轉企”專窗,集中為全縣有需求的個體工商戶辦理“個轉企”登記,幫助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享受同樣的政策優惠。
“在審批部門的幫助下,我的手機店趕在‘國補’落地前獲得了2025年‘國補’資格,交易量也比去年同期翻了兩番。”閆曰偉說。
今年以來,高唐縣行政審批局幫助80余家經營家電、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成功獲得申報補貼的“入場券”,自2月8日全縣家電(十二類)“國補”活動正式開始以來,累計帶動家電、數碼產品銷售量近2.5萬臺,補貼近1500萬元。
“消費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其潛力釋放離不開健康有序的消費環境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步曉寧說,“維權便捷化增強消費者信心,準入便捷化減輕企業負擔,完善信用體系降低交易成本,智慧監管提升治理效能,這些都將為提振消費注入持久動力。”
本報記者 李蕊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