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探訪電商小鎮的淘寶村:把非遺鳥籠買到國外

2016-03-14 07:38:32
作者:任波
責任編輯:光影

\

王長財的農場

上萬斤葡萄靠微信賣出去

王長財第一年葡萄豐收了,上萬斤葡萄通過微信賣了出去。

他自己也覺得奇怪。王長財的農場有十幾畝,在移風店鎮電商服務中心的西南不遠的地方。本來他覺得自己農場位置是個劣勢,離青島市區、即墨市區都遠,知道的人不多。自己本來種得很好的葡萄,到底該怎么賣呢?正好遇到了鎮上搞電商銷售,王長財安排了工作人員專門去聽聽,看看人家到底怎么賣。

電商服務中心的雷主任告訴記者,“我們做的工作是把農民扶上馬、再送一程。”打通電商的最初一公里,這是電商服務中心的目標。“其實這個農產品,還是農民自己種,自己開網店賣,那我們要干嘛呢?要把他們引導過來,讓他們通過微信、通過淘寶、通過各種網上途徑賣,就是扶上馬。我們免費教怎么拍圖、怎么服務、怎么開店講好農民自己的故事,這就是把他們再送一程。”

王長財的小蝸牛農場,種了葡萄、種了草莓。王長財告訴記者,自己承包這塊地有很多年了,一直沒有完全打理。一直以來,自己一直在想,既然現在大家都說食品不健康,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種好綠色的農產品,種好草莓、葡萄,就成為他這兩年要干的唯一的一件事。但是怎么賣呢,自己一直沒想好。直到遇到了電商小鎮的學習班,2015年,他的葡萄豐收了,一共收了近萬斤葡萄,通過網上大部分銷售出去。

而在王長財看來,“上網并不是法寶,最根本的還是你東西得好。”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現在小蝸牛農場搞摘草莓活動,有時候有朋友打電話來說要吃草莓,“我就看看摘草莓的人來得多不多,草莓熟得好不好,要是草莓熟不好,我就直接跟人說你別來,來了你吃不好。我就不讓他們來。有時候摘草莓的報名的人多了,我就告訴后邊的人,你們別來了,來了吃不好,人多。”在王長財看來,質量是第一位的,你必須把質量搞好,才能通過網上獲得認可。

王長財經營小蝸牛農場的這個想法和電商中心雷主任的想法不謀而合。在接受采訪時,雷主任多次強調,“這個電商賣農產品,最終的目的是實現農產品生產方式的改變,不是簡單掙錢。”他表示,首先通過網上賣農產品,農民一看賣得好、賣得貴,那么最終有個示范作用,大家都會這么種。以前種點白菜,賣不上價。現在你搞精品化種植,搞附加值高的農業種植方式,不打藥沒農殘、大家都認可,然后通過網絡賣個好價錢。農民轉過來還是這么種,從根本上實現了農產品精品化生產方式的轉變。

第一年種植葡萄,用心種植嘗到甜頭的王長財開始擴大規模。2016年,他種了兩個大棚的草莓、兩個大棚的葡萄。這樣,全年就輪起來,四季都可以在農場吃到水果。通過網上營銷,王長財還想著,把農場真正搞成一個慢生活、休閑的地方,市民可以來度假、看書,吃農家水果。通過電商,他的農家生活正在一點點發生著改變。

\

金欣善的盆栽菜

盆栽蔬菜網上一月銷售數百萬

“我要二十盆紫麥油菜、二十盆芝麻菜、十盆玉女菜、十盆野茼蒿。”來自周邊的平度市民熊吉勇看著滿棚的盆栽蔬菜興奮地“點菜”。“今天是我一個開飯店的朋友介紹我過來的,他說這里的‘盆栽蔬菜’很好吃、很新鮮,而且還有觀賞性,過兩天我們學校有個活動,廚房里能用,還可以擺在餐廳里觀賞。見了滿棚的盆栽菜,心情都好了,我以后還會繼續購買的。”和熊老師一同來的平度市南村鎮個體老板辛作武高興地說。這是近日山東省即墨市移風店鎮大豐收種植合作社熱銷的一個鏡頭。

在即墨市七級中心社區前呂村大豐收種植合作社基地大棚里,一盆盆綠油油的盆栽蔬菜充滿生機。合作社理事長金欣善說:“現在全村共發展盆栽蔬菜基地300畝,每年銷售盆栽蔬菜超過20萬盆,一年下來,賣盆栽蔬菜能賣一千萬元左右。”而這大部分蔬菜,都是通過朋友圈、淘寶售賣出去的。

金欣善所在的前呂村以前是個偏僻的窮村,2009年成立合作社后,金欣善做夢都想讓父老鄉親們快點富起來,想快點改變現狀,就得選一些時間短、見效快的項目。金欣善最后選定了大棚盆栽蔬菜種植項目。即墨市移風店鎮大豐收種植合作社從大年初二就開始上班了,預計正月就可銷售盆栽菜10000余盆。“從年前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有人給我打電話、發微信訂盆栽菜,說是要帶著去親戚家出門,所以我們早早就開始上班了,一直很忙碌。”即墨市移風店鎮大豐收合作社銷售總監金延奇介紹說。

大豐收合作社自2007年成立以來,積極推行“盆栽蔬菜”種植模式,年產量30多萬盆,熱銷北京、河北及山東各地。“我們的盆菜蔬菜,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不使用農藥,也不使用化肥,是很健康的蔬菜,而且顧客帶回家之后,每天澆一點水,一星期之后還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所以很受歡迎。”即墨市移風店鎮大豐收合作社理事長金欣善說。

即墨市移風店鎮大豐收種植合作社在通過微信銷售盆栽菜的同時,還嘗試涉足了鄉村旅游,開展了現場面食制作、“我愛種菜”、免費品嘗、撿鴨蛋等一系列體驗活動,頗受游客歡迎,2015年接待游客萬余名,并且擁有一批固定消費群體。“俺是前呂戈莊村的,現在大豐收合作社做的盆栽菜在我們這里很有名,這不今年俺來跟著學學,打算在大棚里也開始種植。來了之后,這里的技術員詳細地給俺做介紹,還說,只要質量好,他們就幫助俺賣了,這是絕對賺錢的買賣呀。”即墨市移風店鎮前呂戈莊村村民王春梅高興地說。

在電商服務中心雷主任看來,“大豐收盆栽蔬菜搞得好,一方面是農產品確實過硬,綠色健康,再一個就是通過我們電商服務中心參觀學習別人的經驗,然后咱農民自己也想辦法,看看怎么樣通過網上賣。大豐收蔬菜,是我們2015年重點推廣的,月營業額達300萬元。”

文/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任波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