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60后的春節:鍋里煮一碗漿糊貼春聯窗花

2016-02-02 07:46:12
作者:劉金震 孫雅琴 王鑫鑫 任波
責任編輯:光影

喬阿姨 沒有踩街不過年

52歲的喬阿姨,是標準的60后,1963年出生,即墨劉家莊人。而在她心里,過年最熱鬧的事情就是“踩街”。

你問我踩街是什么?踩街就是扭秧歌、跳舞,大年初一每村都要有一個秧歌隊到村民家門前去扭,敲鑼打鼓。這個是老傳統了,打小記事起,我們這過年就有這樣的活動。之前,每個村子都有秧歌隊,過年的時候,就扭起來,到了誰家門口表演節目,誰家就要給煙、糖果、水果。

現在,踩街不僅僅有秧歌隊,在即墨的城里,還有小學生們組成的樂隊、民間表演舞獅、即墨大鼓表演、高蹺等。這成為喬大媽心中過年必備的味道,沒有踩街那怎么叫過年呢。

除了踩街,在喬大媽心里,過年比較重要的是臘月廿八,這天要打糕蒸饃貼花。以前要用桃木,后來就用紅紙代替了。再一個就是正月初三,這是“法定”的女婿來看望丈母娘和老丈人的日子,小外孫可以初二就過來,然后在姥姥家過一晚,但是女婿不能提前來,必須初三來,“禮物呢,都得帶雙數。”

而拜年要不要磕頭,在喬大媽的記憶里,“我們即墨這邊,拜年磕頭都是男爺們的事,女的都不出去磕頭。”“正月初一扭秧歌拜年,正月初八賞花燈、十四看焰火晚會、十五觀民舞踩街……這個年就得這么過才熱鬧!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不愁吃、不愁穿,就圖個精神快樂。”在喬大媽的眼里,踩街已成為了過年的代名詞。

王清山 剪窗花貼春聯,都是年味

我是地地道道的青島人,別看我今年已經53歲了。要提起我小時候過年的風俗,我還真能給你說上一說,最值得說道的便是剪窗花、貼春聯,在我眼里,這是最有年味的東西。

過年嘛,家家戶戶都要張貼春聯和窗花。先說這個窗花,聽老人們說是因為以前窗戶沒有玻璃,冬季只能粘貼紙張防風隔冷。窗戶紙都是白色的,過年的時候,為了顯示吉慶祥和,家家戶戶要剪裁紅色的窗花,裝飾窗戶,花樣也是有講究的。到過年的時候,家里的大格子窗、小格子窗,還有長長的欞子窗,所有的窗戶上都貼上了大紅的窗花,陽光一照,那年節的氣氛,一下子就濃起來了。

我們那時候,條件不像現在這樣好,去集市上一看,什么花樣種類都有。這剪窗花,就靠家里的大人,尋來幾張大紅色的紅紙。要是自家有會剪窗花的,就自己動手。要是覺得自己剪不好的,大都找別人幫忙。一般當年的生肖圖案最受歡迎。

這春聯啊,就更是過年的一種標志了。有的是買的,有的是自己用毛筆寫的春聯。像是“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這種是在當時比較多見的。印象里,大約是在除夕,全村子的人都開始忙活貼春聯了。先在鍋里煮一碗漿糊,小孩子端著漿糊跟在大人后面打下手,抹個漿糊、遞個春聯都做得像模像樣?,F在過春節,我還會自己寫對聯貼在家門上。

晚上要到十點才可以吃年夜飯。到除夕下午六七點時,如果餓了,就簡單吃點東西,先墊一墊,等到晚上十點左右,全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吃餃子、守歲。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金震 孫雅琴 王鑫鑫 任波

[編輯:光影]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