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一季度房產行業"跳槽"多,女性求職更愛教育行業
每年3、4月是求職市場最活躍的時段。今年一季度,哪些地區吸引了更多的求職者?人才在城市、行業、職位之間的流動趨勢是怎樣的?不同性別、學歷、工作經驗的求職者的行為特征如何?日前,智聯招聘發布《2018春季人才流動報告》顯示,求職者大多在相同等級城市間流動,一線城市人才開始向其他等級的城市蔓延。房地產行業人才跨領域流動明顯,傳統行業互聯網化趨勢明顯。
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2018年春季的人才流動更集中在同級別城市間,中心城市在不斷吸引更多人才的同時,也向周邊甚至全國輸送了不少人才。跨行業間的人才流動比較常見,不同職業之間的流動相對較少。
報告顯示,從第一季度需求量排名前十行業吸引的求職者行業分布來看,房地產行業的人才在向多個行業流動,需求旺盛的前十大行業中都能見到房地產行業人士的身影,對于專業服務行業來說,來自房地產行業的簡歷甚至超過了來自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同時,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貿易/進出口、醫藥/生物工程等行業除了行業內部的人才流動,這些行業吸引的求職者也是來自房地產行業。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也成為各大行業的主流供給。需求量前十的行業中,他們在九個行業中占比較高,這也體現了不管是房地產行業還是教育培訓行業,或是金融、貿易等傳統行業,都在互聯網化的浪潮下對具有互聯網思維、技能的人才形成持續的需求。
從招聘職位的薪酬區間和投遞這些職位的求職者現有薪酬狀況來看,2000以及下、2001-4000元區間及4001-6000元區間的求職者大部分將簡歷投向了4001-6000元的崗位。8001-10000元月薪區間的求職者則普遍謀求更高的薪酬,也是薪酬提升機會最多的人群,他們很大比例的投向了10001-15000元月薪的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月薪50000元以上的人群則最大比例的投向了10001-15000元月薪區間的崗位上。有專家分析,這一現象或因此前的創業熱潮導致很多創業公司燒錢砸人,導致薪酬虛高,待創業虛火褪去后,一些薪酬虛高的職場人重開始新在市場上被定位。
此外,對于不同性別的求職者分布,女性求職者占比最高的行業為教育/培訓/院校,其次是醫療/護理/美容/保健/衛生服務,這兩個行業的女性求職者占比超過了六成。這與我們印象中的情況相似,現實生活中,老師、護士、美容師等女性身份較為普遍。其次女性求職者比較多的行業分別是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專業服務行業、貿易/進出口行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附: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