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新學期語文教材有驚喜:京劇剪紙元素走進教材

2017-08-24 07:55:18
來源:青島晚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告別蘇教版迎來統編版新學期語文教材有驚喜

\
\
\

全國小學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

距離開學已經不到一周時間,這幾天,新教材陸續抵達島城各中小學。與上學期不同,新學期多套教材迎來“大變臉”。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新學期從一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將統一使用統編語文教材。這意味著,持續多年的語文教材“一綱多本”時代正式結束,統編教材 “一統江湖”時代悄悄來臨。此外,青島地區一年級科學課教材、七年級歷史課教材、中小學起始年級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也進行了調整。

語文教材版本多次更換

“在我20多年的語文教學中,先后使用過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三個版本的語文教材,這次又迎來了統編教材。”青島萊蕪一路小學資深語文老師張瑞華曾參與過由中央教科所組織的語文活動教學改革,她告訴記者,在執教期間,青島就已經使用過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她看來,比起北師大版教材,蘇教版相對更加簡約,課程內容設計也更加現代化。而馬上使用的統編教材,則突出了“立德樹人、守正創新”的特點,做了進一步的修訂和改進。

據了解,2004年新課改后,各地開始編寫符合當地教學水平和地方特色的教材,語文教材出現了“一綱多本”的情況,全國范圍內學校使用的語文教材,小學約有12種版本,初中約有8種版本。青島也經歷過多個語文教材版本并行使用的情況,直到近幾年,才基本統一為蘇教版。新學期小學中高年級仍在使用的蘇教版,去年也經歷了一次修訂,適當降低了教材難度。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對比原來的蘇教版教材,統編教材在編排上更加合理實用。先教1個單元的識字,再進行2個單元的拼音學習,把漢語、漢字擺到第一位,讓學生先形成對語文的初步感知,再接觸作為工具的拼音。”張瑞華介紹,在暑期里,針對新教材,萊蕪一路小學的語文老師們多次集體研討學習,大家對統編教材給予了一致的高度評價。其中最讓老師們欣喜的是,統編教材將識字提前到了拼音學習之前。 “拼音的定位是輔助性學習工具,作用是輔助學習漢字。將識字部分提前,一方面考慮初入學兒童的語文基礎,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學習,使拼音與識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另一方面也彰顯出漢字的重要地位。 ”在她看來,先識字再學拼音的安排,既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又彰顯漢字的重要性。

同時,在拼音的學習中統編教材體現出了實用高效的原則。“以音節te為例,一聲二聲和三聲沒有相應的字,是空音節。但之前的教材中,空音節也要求孩子學習拼讀,現在這些空音節都去掉了,學生只需要學習四聲,‘特別的特’這個拼讀即可。 ”張瑞華分析說,這種精選音節的做法,使得學生在教材中接觸中的每個音節,都是生活當中經常使用的,不斷喚醒學生生活經驗,體現語文的實用功能。

京劇剪紙元素走進教材

張瑞華告訴記者,統編教材特別突出“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特點,要求老師每節課緊密結合課文內容,提取出德育點授課,潛移默化提高孩子道德品質,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在育人方面的優勢。 “教材目錄之后的第一頁內容,描繪的是56個民族小朋友共同聚集在天安門前,用可愛鮮明的形象傳達 ‘我是中國人’的概念,增強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祖國榮譽感。”張瑞華說,以愛國這一主題為例,教材中并沒有生硬地出現概念化定義,而是用身著56個民族服裝的兒童形象,讓孩子對愛國有直觀感受。通過“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和“我愛學語文”這三個活動板塊,引導學生順利進行角色轉換和身份認同,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翻閱統編教材,記者注意到,新教材增加了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內容,呼喚孩子回歸傳統文化。以插圖為例,《西游記》師徒四人頭像、花木蘭包龍圖京劇形象、胖娃娃剪紙年畫等元素,都出現在了教材中。古詩詞方面,選擇了聲韻啟蒙、漢樂府 《江南》、五言絕句《畫》《憫農》《古朗月行》等多篇內容,在原有教材基礎中加重古詩詞比例,新增了多篇傳統文化內容。

新增《和大人一起讀》欄目

統編教材在“守正”的同時,還進行了大膽創新。記者注意到,在統編教材的課后練習部分,新增加了《與大人一起讀》欄目,張瑞華解釋,這也是新教材的亮點之一。 “統編教材給家長提出要求,讓家長一起參與到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中來,將父母納入學習過程,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將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好結合。 ”教材中設置的《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等欄目,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有益補充,通過大量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此外,創新部分還大量地體現在課后練習中。“像語文園地二中的‘還能擺什么,快來試試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引導孩子自主學習;語文園地三中的‘讀一讀,說一說’,引入思維導圖,激發孩子豐富聯想和創造力,培養孩子發散思維。 ”張瑞華介紹,統編教材中處處滲透著創新,潛移默化間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飛躍。

一年級新增加科學課程

據記者了解,新學期一年級除了更換語文教材版本外,還新增加了科學課,這意味著,科學課的開課年級由原來的三年級提前到了一年級。“暑期里我們已經拿到了一二年級的科學課本,市南區也進行了相關培訓,針對課程標準和2017版科學教材的特點,進行課程解讀。 ”萊蕪一路小學科學老師王寶秋介紹,對比之前三年級使用的科學教材,新編寫的一年級教材更體現基礎性和趣味性,重在增加孩子科學興趣。

“之前孩子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科學課內容,他們是帶著科學基礎升入一年級的。而一二年級新設置的科學課,則引導孩子更加有序的觀察、質疑、分析。 ”王寶秋說,對他們這些一線科學教師來說,給一年級的孩子開設科學課,也意味著新的挑戰。 “原來小學是從三年級開始上科學課,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老師更多的是引導孩子有序條理地探究問題。而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老師除了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外,還要在課時目標的基礎上,提起孩子興趣,通過多種課堂調控,保持孩子的注意力。 ”

多門課程教材進行調整

根據市教育局公布的今秋新學期中小學教材通知,新學期中小學多門課程教材將迎來調整。其中,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和七、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中小學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按照要求,一年級科學課使用新編教材,三至六年級則繼續使用原有教材。

教育部此前組織編寫了義務教育 《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新學期六三學制學校《道德與法治》在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義務教育五四學制學校《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其他年級冊次則仍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王曉雨

[編輯:可可]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