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天出入庫150噸,平度仁兆這個大冷庫送蔬菜出國門
金秋季節,在平度市仁兆鎮的青島菜之都蔬菜專業合作社里一片繁忙景象,過秤裝車、出庫入庫、分揀包裝大蔥、包心菜的工人在緊張有序工作著。“每天出入保鮮庫的蔬菜平均150噸左右,產品全部發往廣東、云南、杭州等地,還有出口到阿聯酋、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青島菜之都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欽喜說,合作社針對當地菜農種植特點,建起冷庫,隨著季節把蔬菜在地頭收購,直接銷售,大大方便了菜農,減少了銷售成本。
平度市仁兆鎮是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青島的“菜籃子”,全鎮12萬畝土地全部種植大蒜、大姜、芋頭、大蔥、包心菜等蔬菜,青島菜之都蔬菜專業合作社就坐落于此。2013年合作社成立。作為合作社理事長、同時也是李家疃村黨支部書記的李欽喜,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為了帶動村民及周邊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李欽喜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社員免費提供蔬菜種植技術,幫助購買優質蔬菜品種,使菜農們的蔬菜種植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優質蔬菜逐年增加。每到蔬菜收獲季節,合作社就幫助社員銷售蔬菜,解決菜農們運輸無力、銷售無門的問題。
前幾年,合作社不斷壯大,村民的蔬菜產量也上去了,然而問題也來了——新收獲蔬菜如果三五天內等不到客商收購,就會腐爛變質,造成經濟損失。另一方面,外地客商如果來自較遠省份,蔬菜在運輸途中也會腐爛變質,因此前來收購蔬菜的客商多為本省縣市或鄰近省份,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蔬菜需求量。
李欽喜瞅準了這條商機,經過考察后,合作社籌資建立起制冷保鮮庫,將暫時賣不了的蔬菜放進冷藏庫,讓農民不用擔心蔬菜的存放問題,而客商在蔬菜產地就能實現蔬菜冷藏,保證了蔬菜運到市場的新鮮程度,為菜農和客商架起了方便橋。李欽喜說,蔬菜放進儲藏保鮮庫,打的是時間差,算的是經濟賬,讓菜農們儲菜增收,這就是新建的1000噸蔬菜儲藏保鮮庫給菜農們帶來的大實惠。
在蔬菜分級和包裝入庫的過程中,每天需要人工二三十人,從春天銷售大頭菜開始一直到大姜入庫,前前后后有9個月的時間,每人每天能掙200-300元,這就為附近的百姓解決了就業難題,為他們帶來經濟收入。合作社新建的蔬菜儲藏保鮮庫為周邊十幾個村的菜農帶來了便利,增加了收入。半島記者 韓小偉 通訊員 崔汝平
[來源:半島客戶端 編輯:芃芃]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