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畝產萬斤 小草莓做成大產業
普通的草莓畝產在5000千斤左右,畝產達到6000斤就算高產了,而萊西農民王國華從農校畢業后,專注草莓種植高產技術研究。歷時8年研發出草莓高產栽培技術,將草莓的畝產提高到上萬斤,栽培技術在云南、河南、安徽和遼寧等十多個省份穩步推廣,帶動成千上萬戶家庭增收。
據王國華介紹, 80年代初,他就跟父母在草莓大棚里摸爬滾打,種植、管理草莓。打藥、施肥、澆水、控制溫度都要細心研究琢磨,把草莓伺候得跟嬰兒一樣,就希望草莓壯壯成長結碩果。為了提高草莓產量,他和父母有時一起忙到忘記吃午飯。有時在寒冷的雪天,他爬到大棚頂上拿著掃把往下掃雪。 “后來,我考上農校,又到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和學習,通過理論加實踐的方法,加快和深入學習草莓知識,創新草莓高科技管理技術。”王國華說。 “經過8年的攻關,我依據草莓生長規律,從每個環節開始入手,終于找到解決草莓種植產量低、利潤低的辦法。 ”王國華說,首先,草莓開花結果相對晚,前期是氣溫高,光照時間長,主客觀條件不滿足草莓的開花結果,草莓的營養生長明顯的比生殖生長旺盛,所以草莓只長莖葉,遲遲不開花結果。為解決這個問題,他通過觀察草莓苗的生長變化規律,總結出草莓開花結果遲,主要是草莓的花芽分化時間相對晚,或者周期長等原因造成的。解決這個問題,要從草莓的本身生長的“內因”去調理,更科學地使草莓營養生長進入生殖生長,達到早開花結果的目的。再就是種植過程中的斷花、斷茬和斷果問題,主要是用肥、用藥等不科學,造成草莓結果陸陸續續,總產量上不去。通過多年、多次、多區域試驗,他總結出一套草莓科學施肥、用藥的獨家配方技術,大大提高了草莓總產量。通過約8年的對比,這套技術可以使草莓畝產再提高30%以上,最高可以提高100%,產量最高能達到上萬斤。
“以前,客戶需要服務,我要坐飛機或者火車、客車全國各地奔波,經常是身心疲憊。如今,隨著國家鼓勵大數據、互聯網發展,我的草莓高產技術終于搭上科技傳播的‘互聯網’高速列車。”王國華說,他先后成立了青島久香果蔬專業合作社、萊西市國華草莓育苗場、中國(一期)草莓產業聯盟實體公司。成立一期草莓產業聯盟、科技強農等公眾平臺,建立一期草莓產業聯盟微信、QQ群、一期草莓產業聯盟、草莓高產技術推廣微店等互聯網平臺,目前,這套草莓畝產萬斤栽培技術在云南、河南、安徽、山東、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均得到客戶們的實踐和穩步推廣。“我要用一生的執著,將草莓畝產萬斤高科技技術普及到全國各地。 ”王國華信心滿滿地說。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呂文波)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