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央行透底互聯網金融監管 專家:像管銀行一樣嚴格

2017-08-09 12:40:36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三人目

原標題:央行透底互聯網金融監管方向 專家:像管銀行一樣嚴格

近日,央行的一份報告透露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政策取向。報告指出,將探索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征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防范系統性風險。

央行日前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17)》,該報告由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編寫。在其中一篇專題文章《促進互聯網金融在創新中規范發展》中提到,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推動了金融服務創新發展,為滿足日益多樣化、差異化的金融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報告也指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容易導致風險擴散和交叉傳導。特別是部分不法分子打著“互聯網金融”幌子開展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呈現四大特點

監管升級的背后,是互聯網金融領域不斷積累的風險隱患。上述報告指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證照不全,違規經營。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在未取得牌照或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開展業務,引發經營和社會風險。二是風險管控不足。在標的項目出現問題時,往往出現大面積違約,引爆的經營風險和信貸風險有可能成為區域 性或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隱患,對地區金融穩定造成沖擊。三是從業門檻較低,缺乏自律約束,市場存在無序競爭。四是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已具有系統重要性影響,需要防范順周期波動和風險的跨市場傳染。

報告指出,經過前一階段整治工作的有效推進,目前互聯網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行業規范發展逐步實現。在專項整治工作推動下,部分不規范平臺主動退出經營或停業整改,部分不合法平臺逐步被清理,尤其是隨著部分政策逐步落地,監管工作有序開展,互聯網金融平臺運營的規范性、透明性有所提高,在歷經一輪行業“洗牌”之后,一些創新規范平臺將脫穎而出,逐步走上規范發展的道路。

互聯網金融監管升級

2017年上半年,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區紛紛出臺了多項監管政策,互聯網金融監管不斷升級。在前不久結束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和“強化金融機構防控風險”也被再次強調。

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指出,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有別于以往主要強調機構監管,而是強調加強功能監管,重視行為監管。“這一監管思路適應了互聯網金融業態快速發展的需要,將彌合和填補以往由于監管體系割裂存在的漏洞,以及由于監管領域交叉存在的監管真空。”

事實上,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已具有系統重要性影響,需要防范順周期波動和風險的跨市場傳染。央行報告稱,相關部門下一步或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征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對其進行宏觀審慎評估,防范系統性風險。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說,這是央行首次提出探索將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特征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此前,“系統重要性”這一概念主要用于對大型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監管。

所謂宏觀審慎評估,是指2016年起,央行對商業銀行將現有的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和合意貸款管理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簡稱MPA),重點考慮資本和杠桿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等七大方面。

曾剛表示,巴塞爾協議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要求也比其他一般機構更高。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業務規模大、業務復雜程度高,一旦發生風險,可能對地區金融穩定造成很大沖擊,造成“大而不倒”的問題。所以,監管會對這類機構有更嚴格的要求。

宏觀審慎評估具有特定前提和要求。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首先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必須從事的是金融業務,涉及資金監管,而不是所謂金融科技;其次,評估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應該具有相當的規模,對于金融市場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影響;第三,宏觀審慎評估必須有其相應標準的數據支持,也有利于互聯網金融企業規范經營管理。”

“目前有些互聯網金融企業單一體量已經非常龐大,用戶數多,影響面廣,業務范圍很復雜,監管部門要對他們提出跟銀行一樣嚴格的監管要求。”曾剛認為,這樣有助于防止機構過快發展,監管規則也將變得更加公平。

“央行提法很重要,但市場更關注監管政策是否能落實,是否有具體動作落地。”曾剛說。

然而,他也認為,99%以上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很難達到具有規模較大、具有系統重要性的特征。

除了MPA考核,央行還提出的其他具體四項措施:

其一是加快完善互聯網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政策體系,建立互聯網金融技術行業及國家標準,制定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金融數據安全使用管理辦法,構建維護互聯網金融安全的技術體系。

其二是按照“分類控制,分照管理”原則,加強監管協調聯動,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的準入、退出機制和運行規范,為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其三是充分發揮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與地方協會的作用,強化行業自律管理,搭建統一、公開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平臺。構建以商業銀行作為第三方資金托管的機制,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體系,切實加強互聯網金融投資者權益保護。

其四是加快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讓金融服務惠及更多領域,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推進普惠金融發展。

作者:李海霞

[編輯:三人目]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