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城陽區在全市試水裝配式建筑 成本優勢暫未體現

2017-07-27 08:44:29
來源:青島日報
作者:矯超
責任編輯:乒乓
\

原標題:城陽區在全市率先探索裝配式建筑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城陽區以“陽光城陽”建設為總抓手,凝心聚力、率先走在前列,緊緊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機遇,聚焦“四新四化”,積極作為、主動作為,上下聯動、形成合力,一場圍繞大項目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品質活力城區”建設的攻堅戰正在城陽如火如荼地展開。

7月24日,筆者來到位于城陽區棘洪灘街道的青島新世紀預制構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筆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忙著各種組裝工作,有生產墻體部件的,有制作樓梯的,還有組裝配套小組件的。用公司負責人孫學明的話說,他們這是在流水線上造房子。

在澆筑墻體的操作臺上,筆者看到,幾個工人正在向墻體模具里澆筑混凝土。“我們正在做的就是樓房的墻體,在這個模具里經過組裝模具、兩次澆筑混凝土、鋪放保溫層等幾個程序就可以完成,大約24小時,就能制作好一個墻面。”技術人員曹敬翎向筆者介紹,這種水泥墻板在施工時,直接當模板,和混凝土澆成一體,不用像通常蓋房一樣現場支模、拆模。而且墻板是發泡水泥板,外墻不用再抹灰。在操作過程中,他們是先澆筑5公分的混凝土,然后鋪放保溫層,最后澆筑20公分混凝土,“這樣,保溫層就直接做進去了,避免二次粘貼,主要是這樣保溫層包在里面也避免了保溫材料燃燒、脫落的隱患,而且更好地解決了外墻滲漏問題。

“作為一種綠色建筑方式,住宅產業化擺脫了傳統建筑粗放式生產模式,采用“工廠化造房”、“搭積木”式的建筑模式,讓城市建筑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城陽區質監站副站長孫明基告訴筆者,所謂預制裝配式住宅,是預先在工廠按照標準將墻體、樓梯、頂板等構件預制后,運到工地進行現場拼裝,實現“搭積木一樣造房子”。

筆者來到城陽區某預制裝配式建筑工地,與傳統工地與眾不同:沒有飛揚的塵土和刺耳的噪音,不見零散的鋼筋、混凝土、保溫板,工地上沒有了工人們繁忙工作的身影。旁邊就是一處傳統建筑工地,不同的是,這個是一塊塊成型的墻板、樓梯等“零部件”,工人們像搭積木一樣,在塔吊等機械配合下把這些 “零部件”組裝成一棟棟新樓房……

“這種類似搭積木一樣的建筑方式,它幾乎不需要外部施工,所以不像傳統施工那樣需要安裝密密的防護網。”孫明基告訴筆者,這種拼裝蓋房,是城陽區正在探索的 “裝配式建筑”。這種新型建筑方式,因其高效和綠色,正在逐漸受到重視和推崇。

與以往建筑方式不同,裝配式住宅其實就是建筑工業化,按照一定的標準,在專業的工廠批量生產樓梯、墻體、外墻面磚、窗框等構件,而不必在施工現場澆筑,然后將生產好的部件運輸到項目現場,通過可靠的方式進行拼裝組建,就像“搭積木”一樣,構成整體住宅。棘洪灘街道韓洼社區經濟適用房項目,便是城陽區首個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該項目已于春節期間竣工,計劃七月份交房。

據該工程項目經理上官玉明介紹,整個工程有疊合板、樓梯、空調板、陽臺板、內外墻等約3000塊預制部件,裝配率達到70%。相比以前僅樓板和樓梯的預制不同,韓洼社區經適房引入了墻體預制,將對住宅品質有所提升:首先,傳統澆筑式建造主要靠手工現場澆筑抹灰,黏合度低且精確性差,而工業化生產使用的建筑構件精度更高;其次,機械壓制的外墻、保溫、墊層組合的三層墻體的精度、密實度和保溫性能遠超人工現場加工;第三,墻板在生產時兩端都留有鋼筋,拼接時將墻板間的鋼筋按照插口緊密咬合在一起,然后再灌漿,做到雙保險,提高建筑安全。

與傳統施工相比,預制裝配式住宅有哪些優點呢? “簡單可用‘五節’來概括,即節水、節能、節電、節材、節地。 ”孫學明舉例說,傳統施工期間,需要反復對完工的部位噴水,以增加牢固程度,而現在這個步驟提前在工廠完成,而且采用蒸汽的方式,可極大節約用水。再者由于不需要現場和泥、和灰,還可減少灰塵污染和噪音。

從施工時間上來看,完成一層樓的施工,兩者都需要約6天時間,但傳統施工后續還要進行內外墻抹灰、外墻保溫、外墻刮膩子等步驟,這些至少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而現在全省了,因此傳統施工需要一年半的工期,現在只需要一年零一個月。此外以這個工程為例,傳統施工需要200多名工人,而現在只需要70名工人,就可完成吊梁、鋪設等工序。“如果現場澆筑住宅的誤差以厘米計算,那么產業化住宅的誤差僅以毫米計算,這讓產業化房屋的質量絕不遜于目前的現澆住宅。”上官玉明表示。

對此,孫明基表示,裝配式建筑采取了統一標準生產出來的零部件,比現場施工更加平整光潔,出廠之前都要通過質量驗收,結構精度和建筑質量更加有所保證,可以避免很多建筑樓盤尤其是小樓盤常見的滲漏、開裂等質量通病。

除了建筑質量有所保證,裝配式建筑也因其高效和環保特性受到推崇。上官玉明表示,開發企業選擇“工廠化造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節省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施工方面,裝配式建筑擺脫了以往“看天施工”的局限,現場不再有腳手架,工人的工作簡化為吊梁和鋪設模板兩個步驟,不僅可節省三到四成的工期,還可大大節約用人成本。“按照目前的效率計算,預計可以減少近一半的勞務用量,如果將來實現100%產業化,預計勞動力用量可降低近九成。”

此外,這種新型建筑方式還可以讓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產生率幾乎為零,由于減少了現場澆筑和材料運輸等環節,揚塵、污水、噪音的產生量也明顯降低。

裝配式建筑“拼裝”兩字的背后,實際是一場建筑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據孫明基介紹,房地產業本來產業鏈就長,能帶動50多個產業、2600多種產品。未來,住宅如果可裝卸、可更新,將成為工業品的擺放平臺,對工業發展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正因如此,在青島,大力推進和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目標和方向,正越來越清晰——早在2014年9月,青島市城鄉建設委就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意見》,大力推廣以裝配式建筑為主的建筑產業化。2017年,城陽區將裝配式建筑發展首次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在動車小鎮全面推行裝配式建筑,爭創全國建筑產業化示范基地,積極鼓勵引導商業開發項目應用。

“但是應該看到,裝配式建筑目前仍是新鮮事物,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孫學明表示,“比如成本,本來新結構的成本會降低10%左右,但由于現在還沒有實現規模生產,工人操作又不夠熟練,所以成本優勢暫時沒有顯現出來。”該公司是山東省目前生產混凝土產品品種最全、產量最高的生產型骨干企業之一,也是青島市首家“設計、生產、施工”全產業鏈服務裝配式建筑企業,目前的瓶頸是成本高、產業鏈不配套,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矯超)

[編輯:乒乓]
精彩美圖 更多 >>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