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市民王女士撥打了熱線反映稱,他從青島好美巢工貿有限公司選購的圓盤豆實木地板,安裝完發現地板竟然有三個顏色,花紋也不完全一樣,并且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懷疑不是實木或者實木地板被商家以次充好,而商家靖女士表示,這件事情她已經知曉,將會與業主針對此事進行協商。
家里買的實木地板材質卻不一樣
“我們買的地板說是實木,可是安裝完了才發現安裝的地板味道很大,懷疑有一部分地板不是實木的或者是被以次充好了。”10月13日上午,市民王女士說起此事,覺得十分氣憤:“今年7月份的時候從清江路上的青島好美巢工貿有限公司購買了419片實木地板,在今年9月24日工人上門安裝后,安裝地板的工人將王女士家的水管弄破了,耽誤了施工之后王女士一家人才發現這個問題,地板竟然存在三種顏色和花紋,并且不一樣的地板重量也不一樣。不然我們壓根不知道安裝的不是同一種地板。”王女士說,他們找到商家討說法,但是商家并不承認。
13日中午,記者來到了王女士家中,一進門就能聞到一股刺激性的氣味,王女士家里有一部分地面已經鋪了地板,但是有一部分還沒鋪完放在地上,記者看到這些剩余的地板確實有輕微色差,不同地板花紋也不完全一致,記者隨后又拿起幾塊地板試了一下,發現不同的地板重量也不一樣,并且在一處墻壁角落有墻體被破壞的痕跡,王女士告訴記者,當天安裝地板做踢腳線的時候工人把水管弄壞了,后來又找人重新把墻給糊上了。
商家:將會與客戶協商解決
記者通過王女士提供的相關收據發現,收據上寫的是圓盤豆實木地板,150元一平方米,今年9月24日下的單子,收據上也蓋上了青島好美巢工貿有限公司的印章,王女士表示,前一段時間她試圖找商家協商過,但是商家一直都不承認自己的地板有問題,于是王女士就向河西市場監督管理所投訴,記者隨后聯系了河西市場監督管理所,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確實接到了投訴。目前,工作人員已經聯系了商家,讓商家跟消費者協商解決,給消費者答復。
記者隨后又聯系了經銷商的相關負責人靖女士,靖女士表示她對此事已經知曉,將會與客戶進行協商,當記者試圖詢問其他問題的時候,她表示自己在外面很忙,說完就掛了電話。
王女士告訴記者,由于現在家里的地板材質看上去不大一樣,擔心以后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現在家里的裝修已經停工了,等待進一步的協商解決。
業內人士:消費者應仔細分辨地板材質
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有一部分不法商家在進行地板銷售的時候,往往將實木地板原材料的b級、c級板摻入到a級材中售賣,同一木種中a級材與b級材每平方米價格相差數十元之多。如果在a級材中摻10%的b級材,單價就可下降10元-20元。這是很多不法商家以次充好的最常用手法,因此消費者在安裝地板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辨別,杜絕不法商家趁機渾水摸魚。與此同時,買實木地板時一定要找比較有信譽,在市場上做的長久的經銷商。
“新消法”規定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將被重罰
對于“以次充好”,記者了解到,根據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經營者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此外,“以次充好”屬于欺詐行為,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如何識破不法商家“以次充好”的伎倆?山東文翔律師事務所的劉書峰律師認為,首先,消費者在選購商品前,應當學習相關鑒別知識,譬如如何識別假貨,如何驗真等基本常識;其次,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應盡量選擇規模大、信譽好、評價好的商家;最后,一旦發現商家“以次充好”的,應當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以及盡量保證商品的完整性,收集好相關證據后向消協等部門求助。
[編輯:云彩]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