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士家門口綜合電場強度為0
5月17日本報征集市民進行基站輻射監測。5月19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與島城權威監測機構工作人員在報名的家庭中,選擇了三處前往監測。監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居民可放心居住。監測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來,我們監測的基站非常多,沒有一座超過了國家標準,也沒有出現因為電磁輻射而危害身體健康的情況。”
A 擔心輻射想賣房,監測后達標放心了
郭女士與老母親共同居住在天臺路小區,已經居住了十多年了,最近幾年郭女士一直想賣房搬家,擔心居住地周邊的輻射。
“我住的這個小區挨著廣電,我擔心有輻射,其實我對基站輻射什么的都不大了解,就是有這種擔心,看到城市信報在做免費監測的活動,趕緊報名測一測。”城市信報/信網記者發現,除了郭女士擔心的廣電,就在郭女士家旁邊的居民樓上,也有基站。
那么,郭女士家輻射到底達不達標?綜合電場強度是多少?監測機構工作人員到郭女士家的陽臺進行了監測,綜合電場強度是0.45伏/米。隨后又到郭女士家門口進行監測,綜合電場強度是0.00伏/米。親眼看到專業監測數據,并得知國家標準是12伏/米后,郭女士放心了。“這下不用換房子了,我和母親可在這里安心居住了。”
隨后,郭女士又跟隨城市信報/信網記者來到了樓下,在朝著隔壁居民樓基站的方向,再次進行監測,其綜合電場強度是1.15伏/米。而走到樓頂有基站的居民樓下,其綜合電場強度又降到了0.95伏/米。
青島大學物理學教授王松平介紹:“這就是塔下黑現象,基站的電磁輻射主要來自天線,天線傳播信號基本是水平方向發射,而不是垂直發射,所以位于基站之下的建筑物恰好位于盲區,輻射要小一些。”
家住湛山小區的吳女士,家中有嬰兒,吳女士擔心小區有輻射影響嬰兒成長,想測測自家的輻射。經過專業監測,吳女士家的綜合電場強度是0.18伏/米,經過監測吳女士稱自己放心了。
B 擔心基站輻射常年拉著窗簾
在金門路一辦公樓的平臺上,搭建著基站。離著這棟辦公樓不遠的另一棟樓上,還有一座基站。在辦公樓里上班的市民,因為擔心電磁輻射影響健康,常年都拉著窗簾。“不敢開窗,我感覺玻璃窗關上也抵擋不住輻射。”在四樓上班的宋女士非常擔心。
為了消除宋女士的擔憂,監測人員先到樓頂平臺上進行監測,監測顯示其綜合電場強度為1.12伏/米,在宋女士的辦公室窗前,受到兩座基站的共同影響,其綜合電場輻射是3.05伏/米,而在辦公區域綜合電場強度又降到了1.75伏/米。另外宋女士還擔心,“會不會導致脫發?會不會提前衰老?會不會引發癌癥?”
青島市環保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李秋華解釋:宋女士混淆了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的概念。“電離輻射可能會致癌,但是電磁輻射不同,目前還沒有因為電磁輻射而危害用戶身體健康的情況。”
C 生活中如何防護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無處不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如何防護電磁輻射?李秋華建議大家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太過集中或者經常一起使用,以免將自己暴露在電磁輻射中。
另外,在使用各種家用電器時,也應該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尤其是微波爐在開啟時至少要隔一米遠,與電視機的距離應該在4米以上,孕婦和小孩更要遠離微波爐。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最好是在響一兩秒后再接聽電話。在飲食上,應該多吃胡蘿卜、西紅柿、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能力。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榮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