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三輪車屬于機動車嗎?這不,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男子程某,因醉駕電動三輪車擔刑責,其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經鑒定為機動車。電動車上路一直是個話題,存在的違法行為屢被詬病。3月21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市場上的電動三輪車銷售挺火,一天能賣出10多輛,車速甚至達到三四十邁。按照相應的標準,這些電動車車速快,理應掛牌卻又不在掛牌之列。交警盼出臺統一標準進行管理。
電動車事故并不少見
青島西海岸新區西城區的程某,因為醉駕電動三輪車發生事故,經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司法鑒定所鑒定,珠峰牌電動三輪車屬正三輪摩托車,歸屬于機動車范疇。不僅承擔全部的事故責任,還因醉酒駕車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
其實,程某也想不明白,明明是電動三輪車,咋就成了機動車呢?一再聲稱自己騎的是電動三輪車,并不是機動車輛,就算喝酒也不屬于酒后駕駛。記者從黃島交警了解到,類似電動三輪車事故,他們之前接警并處理過幾次,按照規定進行鑒定后,做出相應的判罰。去年12月,黃島分局交警大隊處理一起醉酒駕駛電動三輪車和轎車刮蹭的事故,后經司法鑒定,電動三輪車被認定為機動車,騎電動車的中年男子苑某經檢測,其體內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80mg/100ml,超過了80mg/100ml數值,屬醉酒駕車。該男子因此也成為青島因醉酒駕駛電動車被以危險駕駛罪判刑的第一人。
無論是電動三輪車,還是助力的二輪電瓶車,在我們的生活中很是常見??墒沁@些電動的車速有多快?市場銷售情況又是如何的呢?21日,記者走訪青島多家電動車銷售店,探訪了電動車銷售市場。
有商家一天賣10多輛
在李村大集附近,多家電動車商戶忙活生意,電動三輪車擺滿了商戶門口,消費者絡繹不絕。“買來主要是做個小買賣,電動車也不用辦理號牌,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正在看車的曹女士告訴記者,身邊不少朋友用的就是電動車,平時拉點貨到市場上銷售,也有朋友是把它當作代步工具,給家里的老人買來使用,“現在很多快遞用的也是電動車。”
李村河南岸的一家商戶門前,擺滿三輪電動車、三輪摩托車,相比周邊的其他兩家商戶,生意算得上紅火。該商戶的業務人員介紹,電動三輪車操作起來簡單,平時充電就可以使用,也不用掛牌,所以并不缺少購買者。20日趕上了李村大集,他們一天就銷售十多部車。西側的一家商戶說,他們一上午也銷售了五六輛車。
在現場了解的過程中,商戶均宣傳稱不用掛牌,而且使用起來方便。記者從商戶口中了解到,這些三輪電動車售價在2000元左右,根據電瓶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有的甚至要價達到3000多元。上述南岸店鋪的銷售人員說,購買電動車主要是方便,壓根不必擔心掛牌的問題,有的電動三輪車充電四五個小時,基本就可以開出來上路了。電動三輪車的時速能達到三四十邁。
交警建議出臺統一的標準
按照《電動自行車國家通用技術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大于每小時20公里,整車質量(重量)應不大于40公斤?!稒C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時速在20公里以上、50公里以下,重量超過40公斤的電動車作為輕便摩托車納入機動車管理范疇,必須持駕駛證駕駛。也就是說,超出了國家標準的電動車應該被認定為“機動車”。
“如果按照機動車來管理,是不是也得辦理牌照、考證、走機動車道?”市民汪先生不解。也有市民認為,如果這些電動車不符合相應標準,那就應該屬于問題車輛來管理,質檢和工商部門為何不處理。“從如今覆蓋面廣的電動車看,市場對于這些電動車有需求,企業是否為逐利而放棄了標準?這些部門的監管似乎空白了。”記者咨詢質檢和工商部門,并未得到相應的答復。有交警部門向政府建議,希望出現相關政策或指導意見,對電動三輪車等助力工具進行規范化。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金震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