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10時,“島城新春第一節”——2016年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在海云廣場開幕。據官方統計,截止到當天下午5點,開幕當天的參會人數達到32萬人次,美食銷售額640余萬元。
《印象海云庵》首次亮相
上午10時,“中國好人”李新琴、“最美孝心少年”王薺悅和青島鑫義社會工作協會會長張守鑫三位“感動市北”道德模范共同敲響直徑1.2米的海云大鑼,這也標志著今年蘿卜·元宵·糖球會正式“鳴鑼開市”。
開幕儀式上,一臺以《印象海云庵》為主題的情景演出呈現在觀眾面前。演出由《海云印象》、《老街印象》、《廟會印象》、《后海印象》以及《春的印象》等五個篇章組成,配合大屏幕,通過歌舞、戲劇、曲藝等形式,再現蘿卜·元宵·糖球會的起源、傳承和發展,時長共計40分鐘,新編創的蘿卜·元宵·糖球會主題歌也在今年的主題演出中首次唱響。
除民俗大戲《印象海云庵》之外,開幕當天下午還在海云廣場安排了柳腔專場演出;糖球廣場回廊,開展了傳統的燈謎競猜活動;在紫丁香大酒店二樓舉辦的名家書畫展、在青島工業設計產業園開展的民俗創客大集、在市北第二文化館弘文展廳舉辦的“藝海弘文·美在民間”民俗文化展也同期開展。海云廣場作為島城第一民俗盛會主會場,節會期間每天都有民俗大戲在這里輪番上演。
在精彩的民俗文化活動輪番上演的同時,必不可少的糖球、美食也重裝上陣。今年的蘿卜·元宵·糖球會主會場共設置蘿卜、元宵、糖球、美食小吃、韓國商品、商品推介和娛樂互動體驗七大展銷區,攤位500余個,260家業戶,統籌安排節會小吃和商品銷售活動,將蘿卜、元宵、糖球展銷區域有機串聯。除了王姐燒烤、美達爾、高家糖球、老北京糖球、劉家糖球、老巷子糖球這些老字號知名餐飲品牌,本屆糖球會還在遵化路新增印度飛餅、榴蓮酥等東南亞美食,在嘉禾路新增山西碗禿、武漢熱干面等中華美食,在蒙化路新增蚵仔煎和大腸包小腸等臺灣小吃,另外還增設了宣化路蘿卜街。除此之外,還新增昌化路韓國街,主營以韓國商品為主的進口商品。
鋦瓷老手藝亮相節會引圍觀
每年蘿卜·元宵·糖球會上,精湛技藝的面人藝人、糖畫師等民俗手藝人都是逛會者眼中的達人,每次都能從他們的攤位前有新發現。今年的蘿卜·元宵·糖球會還特意在海云廣場設置了“非遺博覽區”,在8天的時間里,市民朋友們可以前去一覽傳統工藝、文化的風采。
“鋦鍋、鋦盆 、鋦大缸,走了東莊串西莊,焗個笊籬不漏湯。”這樣的吆喝聲,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講曾經非常熟悉。吆喝的人被稱為鋦匠,他們靠鋦瓷技藝來養家糊口。但近些年,鋦匠與人們的生活已經漸行漸遠,鋦瓷技藝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青島鋦瓷藝人陳大雷卻立志要將這一古老的瓷器修復技藝傳承下去。
在非遺博覽區里,陳大雷的鋦瓷工作臺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放著鉆、錘、鑷子、鋦子、砧子等,這些都是他鋦瓷所要用到的工具。鋦瓷,簡單說來就是恢復破損瓷器原樣,使其既能再使用,又具觀賞價值。
據介紹,今年的非遺博覽區共設置兩大板塊:中國年畫展示區和民間工藝綜合展示區,涵蓋了中國年畫大全、傳承人展示展演、膠東民藝展示等形式和內容。其中,民間工藝綜合展示區里涉及民間剪紙、民間布藝、中國結藝、陶瓷藝術、繡品工藝等十二類非遺美術項目,現場還邀請到了中國四大名繡中的蘇繡、湘繡,以及八大名繡中的汴繡、魯繡,是一次高規格的非遺繡品展。
小吃攤上多了新面孔、新裝備
蘿卜·元宵·糖球會開幕當天的糖球廣場上人山人海,嘉禾路、遵化路(中段)、蒙化路都為特色小吃區域,分為中華小吃街、臺灣美食街、粵港美食街3個單元,設置攤位220余個,參展商戶110余戶。這三條街上,每一條都擠滿了人,想往前挪一步都很困難。
記者一圈轉下來發現,蚵仔煎、三鮮豆皮、武漢熱干面、長沙臭豆腐、北京爆肚、大腸包小腸……這些來自全國的美食都扎堆兒來到了小吃街,幾乎每個小吃攤位前都圍滿了人,街道中間每隔兩米就有一對垃圾桶,不少市民買完一種小吃就到垃圾桶周圍吃完扔掉之后再逛下一家。除此之外,還有印度飛餅、英國魚薯條等一些“洋小吃”也來湊熱鬧。
來自沙特阿拉伯的賽父和巴基斯坦的瓦斯今年是第一次亮相蘿卜·元宵·糖球會。他們帶來的小吃有印度酸奶、香蘭葉清飲、印度奶酪糖球、香蘭葉包雞,還有雞肉咖喱飯。這些“洋小吃”和“洋面孔”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盡管兩人來青才一年多時間,但是已經能與市民們交流。賽父第一次參加節會,看到這么多人非常激動,他希望以后每年的節會都能來參加,下次再給大家帶來更多當地的“洋小吃”。
節會上不僅有新面孔,還有新設備,嘉禾路上的一家韓國烤肉店里的自動烤肉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攤位上的工作人員只需要把不同種類的肉串一根根地放在機器上,機器就像傳送帶一樣把這些烤肉傳送到不同位置,讓烤肉的各個部位都能烘烤均勻。
攤主田洪福告訴記者,他是專程從北京趕過來參加節會的,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節會上使用新設備,因為往年節會非常紅火,所以他對今年的前景也十分看好,早早就花了上萬元來置辦這套設備,今年更是準備了近10萬元的肉制品,準備在節會上大干一場。
還有一家臺灣臭豆腐的攤位,今年也是首次使用新型的八卦鍋,攤主告訴記者,去年他們還是賣的長沙臭豆腐,但這兩年做長沙臭豆腐太多了,所以今年他們就改賣臺灣臭豆腐了。這些豆腐原料都是從臺灣海運過來的,為了省時省力,今年他們特意置備了這臺八卦鍋,鍋的直徑有2.5米之寬,可倒入300斤油,一天能炸出1000多斤臭豆腐來。
11家糖球品牌參會
人手一串糖球成為節會上別樣的風景。傻二糖球、劉家糖球、高家糖球、山栗紅糖球……今年有11家品牌參會,但最紅火的還屬島城百年老牌子——高家芝麻糖球。高家糖球今年在現場制作糖球的工作人員和銷售人員達到近80人,攤位前的工作人員被顧客圍得團團轉,攤位工作人員更是圍著大鍋、機器忙個不停。
“今年我們家的糖球品種沒有增加,還是原來的芝麻糖球、水果夾餡糖球、瓜子仁糖球、核桃仁糖球、椰蓉糖球等近20個品種,不過我們發現去年新上的3個球的小糖球深受大家歡迎,今年也就多備了幾個口味。很多人逛糖球會拿長簽不方便,小糖球吃起來方便又省力。”市北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高家糖球的第三代傳人高士湘介紹。
據了解,2014年高家糖球成功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年糖球會結束后,我們統計了一下,平均一天能賣上一萬多支糖球,今年我們也將用更好的工藝來回報大家。”
高家糖球還有一樣看家絕活兒,那就是“甩”糖球,也叫“拔絲”糖球。每年糖球會,另一位高家人高士源都會親自亮出絕活兒。“我的,我的,幫我做一串”,攤上這樣的聲音不斷,的確是一“甩”難求。高士源拿起顧客們遞過來的一串串糖球,從鍋里舀起半勺糖稀均勻地澆在上面,然后倒抓著竹棍轉了個圈兒,接著雙手快速用力一搓,只見紅彤彤的糖葫蘆外面立刻“穿”上了一層蠶絲般晶瑩輕薄的外衣,圍觀人群發出了嘖嘖的贊嘆聲。 文/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雅琴 圖/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吳璟
相關新聞
民俗與互聯網+理念結合
2016年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還把民俗與互聯網+理念結合起來,組織開展了民俗創客大集活動,將互聯網與木偶等民間藝術結合起來,為大家提供了一種新的文化體驗場景與文化體驗活動。同時,節會利用微信等科技平臺,提供導覽服務、信息查詢 ,開展微活動,推動線上與線下的良性互動。
節會期間,“微市北”政務微信和“青島市北發布”政務微博等也正在全程報道節會盛況。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雅琴
一上午500輛車吃罰單
16日上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跟隨市北交警大隊杭州路中隊執勤民警巡查發現,糖球會會場周邊的杭州路、嘉興路、嘉定路、興隆路等路段車流量較大,但沒有發生嚴重的車輛擁堵情況。往來司機在執勤交警指揮下,井然有序地行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市北交警設置了8處臨時停車路段,但仍有不少私家車主在會場周邊道路違法停車。在嘉定路靠近杭州路附近,大量私家車在北側違法停車,就連禁停標志下、公交車車站內都違法停滿了私家車。
市北交警大隊秩序科副科長閻琨介紹,前來參會的司機可在8處路段臨時停車,分別是:嘉定路(人民路至瑞昌路段,雙向臨時停車)、嘉善路(人民路至瑞昌路段,南側單向臨時停車)、興隆路(宜昌路以西路段,泊位內停車)、鞍山一路(嘉定路至重慶南路段,雙向臨時停車)、嘉定支路(全路段,北側臨時停車)、昌化路(寧化路至人民路段,北側單向臨時停車)、人民一路(嘉定路至人民路段,泊位內停車)、金華路(四流南路至瑞昌路段,雙向臨時停車)。據了解,市北交警大隊在16日上午,共開出500余張罰單。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