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青島“城市美容師”的新年愿望:愿家庭團聚

2016-01-18 02:53:10
作者:潘立超
責任編輯:夜樓

隨訪“馬路美容師”他們新一年最大愿望: 家庭團聚馬路整潔

環衛工人被人們贊譽為“城市美容師”,主要負責街道衛生保潔工作,他們天天辛苦勞累只為城市清潔。隨著社會發展,環衛工人們的境遇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重視,在島城,很多環衛工人們感受到了來自市民和社會的溫暖 ,記者走訪多位環衛工人發現,大部分的環衛工人或是因為生計,或是因為孩子,從其他行業轉型或者從異鄉來到島城,從事一份清潔工作。

1 年邁種不了地,留在青島工作

在寒冷的冬天,在空曠的寧化路上,一位身穿橙色馬甲的老人拿著掃帚和簸箕清掃了一早晨的馬路,到了休息時間,老人看著干凈的馬路,拿出了一根煙點上,與附近的一位同伴開始說說笑笑,準備回家去看看自己的外孫。

老人在回家之前,到了附近的店鋪特意給自己的外孫買了一塊大面包作為午飯,回到老人居住的筒子樓,雖然面積不大,但是被老伴收拾得十分整齊,小外孫一見到姥爺回去,就跑到了老人的懷里。老人告訴記者,外孫是自己二女兒家的孩子,家里除了外孫之外,還有一個患有腦部疾病的大女兒。

今年61歲的鞠青順與老伴在2014年夏天從濰坊老家過來,據老兩口介紹,他們原先在老家的時候只是以種地為生,多年的積勞讓老兩口的身體都留下了些病,繼續回家種地已經種不動了,大女兒還要治病,二女兒來到了青島打工,并且結婚成家,有一次老兩口帶著大女兒到青島來看病,二女兒就把老兩口接了過來,不想再讓老人回老家種地。

“我們來到這邊之后,雖然一開始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有很多的好心人都過來幫助我們,單位知道我們的情況之后,也給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來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現在住的地方雖然還是筒子樓,比起剛來的時候已經好了很多,我們年紀大了,也沒有什么本事,現在有這么一份清掃衛生的工作,有份收入,周圍的人對我們都很好,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這一公里左右的路段里面,盡可能把路面掃得干干凈凈 ,讓大家出門的時候能夠覺得心情舒暢。”鞠青順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

2 兩年前,她也是環衛工

56歲的張鳳娥是鞠順青的老伴,兩年以前也是環衛工人,老兩口剛到青島的時候,經濟十分緊張,連幾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后來被附近的16路駕駛員們看到這個情況之后,很多好心人就自發組織起來,把自己一些不穿的舊衣服以及一些玩具送到了老人的家里,并且每隔一段時間,也會去給老人送一些生活日用品,老人家里的生活漸漸得到了改善。

經常過去探望老兩口的16路駕駛員王愛娜告訴記者:“現在青島汽車總站每年都會給困難弱勢群體集中募集兩次衣服,我們也是能力有限,只能幫助自己身邊看到的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募集到這些衣服之后,路隊的工作人員平時就利用業余時間整理分類打包,再分批給總站周邊生活困難的環衛工人和老年公寓的困難老人。

張鳳娥告訴記者,外孫出生之后,她就不再繼續做環衛工,專心在家照顧外孫和大女兒,張鳳娥不再繼續做工,家里少了一份收入,生活還是有些艱難,但是看著外孫健康成長,加上好心人的幫助,還是讓老兩口在異鄉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3 掃地掉進井,多虧好心人

1月17日是農歷的臘月初八,在高新區公交停車場車站里迎來了很多環衛工客人,到車站里面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今年42歲的環衛工人王芳作為其中的一員,在這里感受到了一些別樣的溫暖,而說起這份情誼,還得從一年半以前的一次驚險經歷說起。

早在2014年9月9日中午,環衛工人王芳正在和源路車站附近專心打掃路面衛生,不料失足掉進了一個3米深的古力井內,被卡住的王芳無法動身。763路駕駛員董安盛聽到呼救聲之后,立刻靠邊駐車,將王大姐從古力井內拉了出來。盡管事情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每當回憶起那次驚險經歷,王大姐還是很激動。“我每天都在那里掃地,對于那些井蓋都是很熟悉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那天就少了一個井蓋,我邊掃地邊往后退,結果就覺得腳下一空,掉進了井里,卡在里面出不來,真是那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感覺,高新區馬路非常空曠,當時又是大熱天,我被困在井里面喊了大半天沒有動靜,若不是董師傅及時把我拉出來,我估計會死在井里”。

在新的一年里面,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持地面干干凈凈,讓這份工作能夠順順利利,家里的老人能夠健健康康,女兒在上學的時候能夠快快樂樂,一家人能夠團聚在一起,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4 唯一的牽掛是家鄉的老母親

今年58歲的李廷義在延安路附近負責清掃工作,在這里已經堅持了13年之久,說起家里的親人,老李唯一放不下牽掛的就是他在沂蒙山區的87歲的老母親,他本想把老母親接過來,但是因為老人上了年紀,出不了遠門,由老李的孩子照看,老李只能抽時間回去探望一下老人。

“我的老家在沂蒙山區,上了年紀之后,在老家那邊不好找做工得地方,于是就來到了青島,雖然很辛苦,但還是賺的比老家要多,我在這邊省吃儉用的話,還可以給家里寄一些錢回去,可以讓老母親的生活改善很多,我的孩子現在也都已經長大成家了,我想讓他來青島這邊闖蕩闖蕩,但是說了很長時間他都不想過來,就在家鄉那邊打工,順便在老家照顧老母親。”老李告訴記者,他在這邊工作了十幾年,各種酸甜苦辣都遇到過:“每年越是到了年關的時候,別人都去過節了,我們得留在這兒干活兒,附近櫸林山車隊的工作人員每到過節的時候,就請我們到車隊去吃餃子,讓我們在異鄉能夠感受到一種家的溫暖。說起過節,春節期間的鞭炮是最讓人頭疼的,滿地都是,還不知道哪個沒有炸,生怕在掃的時候被炸到。在這些時候很想家,但是想想人家既然給我們發了工資,那就應該好好干,讓自己干的活兒對得起這份工資,也對得起自己的這份良心,每當我母親收到我寄回去的錢,母親開心的笑容就能讓我覺得受再多的苦也值了。”

◎小溫暖

80多名環衛工人住新房

2015年10月26日,50歲的李鳳霞將搬入李滄區環衛公寓。李鳳霞是李滄區2000名環衛大軍中的一員,得益于李滄區今年的政府實事——環衛公寓改造項目,她和80多名工友將率先入住生活設施齊全的新居。

記者在現場看到,李滄區環衛公寓共有2座樓,每間宿舍均配備床鋪、電視 、桌椅、衣柜等設施;兩間廚房配備櫥柜 、排油煙機、電磁爐、小廚寶、開水爐等設施。另外還設有淋浴間和洗衣間等,方便環衛工人日常使用。

近年來,李滄區從提高環衛工人工資待遇、改善作業條件和居住環境等方面入手、不斷加大關愛環衛工人力度。今年,該區除了投資100萬元改造環衛公寓,還將設立115處環衛工人休息間,目前建設任務已經過半。下一步,李滄區將繼續選址建設環衛工人公寓,以滿足更多環衛工人的住宿需求。

3000個防霾口罩贈環衛工

環衛工的陣地在車流不息的馬路上,在塵土飛揚的大街上,灰塵和霧霾對他們的身體影響最為嚴重。最近,青島李滄區一名創業青年有感于環衛工人的街頭辛苦勞作,購買了三千個高質量防霾口罩贈送給了李滄的一線環衛工人。

記者了解到,這些口罩都是李滄區一名叫李延帥的男青年贈送的,在現場記者見到了他,“剛創業的時候,天天起早摸黑,出門時碰到的全是馬路上的環衛工,下班回家的時候他們還在忙碌,就很有感觸,只有早出晚歸才知道他們的辛苦。”李延帥說,他開了一家汽車配件公司,經過自己的努力,公司逐漸走上正軌并小有成就,近段時間以來青島市霧霾天氣比較多,他考慮到這些一線環衛工人天天在馬路上工作受霧霾天影響更大,便想出點力幫幫他們,思前想后,他想到了防霾口罩。“我托一個比較了解口罩的朋友幫忙購買的,都是質量最好的3M 口罩,能幫助他們過濾掉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記者從李滄區環境衛生有限公司了解到,李延帥的想法與環衛公司領導層不謀而合,“我們之前就考慮要給環衛工人配備防霾口罩,這個事剛提上議程就有李滄的愛心企業前來捐贈了,目前還有一些愛心企業有捐贈意向,我們考慮要將防霾口罩作為一種日常防護工具。”公司負責人介紹,每個防霾口罩都是有使用期限的,從公司的角度去配備口罩,能讓環衛工人得到更全面的防護。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潘立超

[編輯:夜樓]
信網版權稿件,歡迎轉載。轉載時請保留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精彩美圖 更多 >>

分享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6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