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沈陽路上的青島市零工市場,不少務工人員冒著嚴寒,想找一份心儀的工作。經過層層篩選,雖然會找到一些工作,但是在打工期間總是遇到一些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情況,一些人憤而辭職 ,回到勞務市場繼續尋找新工作,一年下來,最后的結果往往都不甚令人滿意。這些務工者孩子大都已經成年,有些是跟著孩子來到青島,有些是為了多賺一些錢給孩子成家,還有的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希望孩子家庭和睦幸福。還有一些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島城扎根,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劉京 48歲年紀大了落葉歸根,沒想到回鄉還得漂泊
今年48歲的劉京,在勞務市場里不停地轉悠,想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但當天早晨在市場里面轉了一圈,他只能無奈地搖了搖頭,當記者表露身份想要采訪他的時候,他先點了點頭,但是又不想被家人知道自己的近況,怕家人擔心。
說起自己以前的經歷,劉京也是十分自豪。老家在即墨,上世紀90年代,作為家里引以為豪的大學生,文化程度高成了他的優勢,畢業后就留在了異鄉,把自己的青春歲月都留在了異鄉的土地上。為了孩子能夠順利成長,他一直都在異鄉打拼。上了年紀后,他想到自己的根在青島,加上孩子也漸漸長大成人,于是就想回到老家,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他之前也托過熟人,也自己去勞務市場找過,但是卻發現現實比想象中的要難得多。
“我在勞務市場找過三份工作,做過企業的人力經理、物業經理以及酒店管理的工作,后來因為付出的心血與得到的回報不太成正比,加上企業中也出現了一些變故,所以干了一段時間就不干了。”說到新一年的心愿,劉京表示雖然自己年齡大了,但是心還沒有老,還想在退休之前有一份自己的事業:“我是一個有擔當有能力的人 ,希望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為家鄉的發展再盡一份力。”
張建華 46歲來青打拼十幾年,想說離開不容易
勞務市場里的務工者很多,每當有衣著較為光鮮的人走進勞務市場的時候,大批的務工者都蜂擁而上,詢問是否招工,當招工者說完自己的要求之后,不少務工者都會失望地四散而去繼續尋找。
今年46歲的張建華也是勞務市場的常客,十幾年前,他從菏澤老家來到青島打工,最初也是從裝卸工和打零工開始,后來到了廚房做品菜師,一步一步做到了大企業的中層管理職務。后來,年紀大了,又遭遇了一些變故,他又回到了勞務市場,靠打零工為生。
“在這里干了十幾年了,年輕的時候也有過輝煌,賺了一些錢,在這里安了家,現在年紀大了,家庭遇到了一些變故,經歷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一步一步還是這么挺過來了,前些年回老家過了幾年,但還是覺得這邊更適合自己,要說離開這個自己年輕時曾經打拼過的地方,還真的很難說再見……”張建華說起過去的一些經歷,臉上帶著些許傷感。
說起自己的孩子,老張眼中終于泛出了一些亮光:“兒子現在已經畢業了,在濰坊工作,正在談戀愛,女孩家里條件不錯,孩子挺有出息的,現在我每天在這個地方盡量找點兒零活干干,多多少少都是些錢,有時也幫一些包工頭干點活兒,總之不能閑著,盡量不要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說起在新一年的愿望,老張始終離不開孩子:“我這一大把年紀了,差不多就這樣了,這些苦以前也吃過,并不算什么,新的一年還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地成長,工作順利,有所進步,這樣我也就高興了。”
王松 50歲務工者找不著工作,招工者卻找不到人
勞務市場里還有不少中介,在一家中介攤位上,不少人都在圍著咨詢,但當中介人員說出一些工作要求后,不少人只能無奈地搖頭離開。今年50歲的王松,之前在一家機電廠工作,因為工作強度大,加上工資發放不及時,他選擇了離開,重新尋找新的工作。但是他把自己的一些需求告訴中介人員之后,中介人員表示現在年關將近,不少企業暫時不怎么招人 。很多像王松這樣的務工者都無法找到心儀的工作。
據中介人員張大姐介紹,每天來勞務市場找工作的很多,但實際上符合用工需求的卻寥寥:“春節前大家都想著過年,用工企業大部分都是招小工或者臨時工,基本是按天或者按月計算,工資都不高,工資高的都是熟練的技術工人。很多務工者都沒有這些專業的技術,只干力氣活,很難拿到高工資,我這里也有送水工以及快遞工的職位,工資是高一些,但是對于體力的要求也挺高,基本都要年輕人,年輕人還不愿意干這種活兒,招工者還招不到人。再就是家政人員,很多家政人員要回家過節,要找春節代班人員 ,目前來說就這些工種比較熱,但這些用戶都是招女性,男性幾乎不招。有些男工人到我的攤位上問想找一份家政工作,但性別不合適,我就是把他們推薦過去,用戶也不會同意的。去年是羊年,生孩子的不多,月嫂缺口并不是很大,但到了猴年,想要‘猴寶寶’的家庭很多,加上二孩政策放開,估計月嫂以及家政陪護這一塊的用工缺口會很大,但是勞務市場的女性人員也不是很多,這種情況還得再等等,估計到了春節之后,行情會好一些。”
石建 26歲年輕人跳槽多次,終于找到滿意工作
記者在勞務市場發現,大部分務工人員都是中年人,而一些年輕人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找到了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
今年26歲的石建2006年畢業之后就從平度老家來到青島,如今已闖蕩十年之久,最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也托過熟人去勞務市場。因為年輕缺少經驗,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難,也遇到過一些不靠譜的老板,經過多次跳槽,終于在嶗山區的一家企業找到了一份電工的工作,工資待遇也很滿意,他也漸漸有了在青島買房子成家的想法。
“我上學的時候學的是機電一體化,后來去勞務市場找過很多次工作,也干過銷售,去過加油站,也當過維修工,送過快遞,干過很多活兒,接受過很多的培訓,也去過很多的單位,我現在都記不清楚自己跳了多少次槽了。直到遇見現在的單位,比起之前的單位來說,薪酬和福利待遇都還說得過去,現在的活兒比以前可清閑多了,賺的也比以前多,但是我覺得年輕人還是應該多闖一闖,多歷練歷練,之前的一些經歷也算是一筆財富,一步一個臺階,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在島城闖蕩期間,石建的眼界也開闊了很多,接觸了很多新鮮事物和有趣的事情,例如用自己賺的錢去拍寫真、逛啤酒節、旅游度假等等,這些在很多務工人員眼中都是奢侈的消費,也在小石身上一一實現。說起新年愿望,石建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再多賺一些錢,在島城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能夠有一個自己的家。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潘立超
[編輯:夜樓]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