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20日訊 誰為大氣污染“貢獻”得最多?大氣污染物都是誰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底數不清”是制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頸之一,1月20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日前,青島市環境保護局制定《青島市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工作方案》,將在全市范圍內對工業鍋爐、道路機動車、施工揚塵、生活、餐飲等大氣污染源開展摸底調查,編制青島市大氣PM2.5、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據悉,該清單將于2015年年底出爐。
啥是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呢?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是指對某一地區一種或幾種污染物排放源的排放量進行估算。通俗地來說就是把所有污染源頭都列一個清單,來估算各種污染源的貢獻率。
青島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青島市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摸清青島市的大氣污染源排放基本情況,知道大氣污染物都是誰排放的、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里,誰對大氣污染的“貢獻”比較大,有助于對大氣污染物進行污染特征分析和來源解析,為進一步挖掘污染減排潛力,更有針對性的制定污染源排放控制策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提供基礎支撐。據了解,現在大氣污染物來源的統計有兩種方法,一種情況就是前幾年開展的顆粒物源解析,從末端往源頭去反推,是通過采集空氣中的顆粒物,根據顆粒物的化學成分、污染物特征等分析,用數學方法去推算它的源頭。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從源頭往后推,就是現在的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工作,相對復雜,因為污染物排放來源十分廣泛,調查起來人力物力投入大。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對大氣污染物排放進行摸底子、列清單需要經過好幾個步驟。工作人員先對全市大氣污染排放源進行初步摸底調查,明確排放源的主要構成,按照環保部發布的《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編制指南》(下稱《指南》)分級體系,確定源清單活動水平數據調查和收集對象,編制調查表。同時對污染源活動水平開展調查,調查優先采用實地調查的方式獲取活動水平數據,填寫各類污染源調查表;對無法進行實地調查的,通過環境統計和污染源普查數據獲取相應信息。其次,基于《指南》推薦值、文獻調研和適當測試等確定,確定污染物排放因子。最后利用活動水平、排放因子數據,通過排放因子法、物料衡算法、模型等分別測算全市各類污染源排放情況,建立排放清單數據庫,并全部納入局數據中心;根據各類污染源的地理信息資料,利用GIS技術,將不同污染因子的排放量進行空間分布,生成針對各類大氣污染因子的網格化排放清單。環保部門將在建立的2014年大氣污染源排放數據庫基礎上,對各類源的排放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匯總,分析評價污染物排放特征,編寫排放清單報告,提出工作建議及對策。
以前也有過多次對大氣污染源的探究,此次統計有哪些不同呢?1月20日,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這次統計相對于以往的統計來說更為全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往的環境污染源的統計以工業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為主,現在新增了機動車的排放測算數據。第二,以往統計的大氣污染物的種類是有限的,很多類似有機物的統計比較缺乏。此次調查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以往的不足,主要污染源包括電廠、其它工業鍋爐、工業爐窯和非燃燒過程排放;道路機動車和道路揚塵、港口船舶、飛機、火車;施工揚塵、生活、餐飲、秸稈燃燒以及中小型企業等。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劉旭 通訊員 孫俊杰 陳曉棟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