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自拍 校园 亚洲 欧美 另类,亚洲一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又污又黄在线观看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提高就業補貼標準 青島將這樣做好就業創業工作

2017-12-14 10:00:53
來源:青島日報
責任編輯:可可

原標題: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青島將這樣做好就業創業工作

記者從12月1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就業優先戰略、大眾創業工程等七個方面提出了26條政策措施。這是我市出臺的又一個綜合性、綱領性就業創業文件,將對保持全市就業局勢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創業工作,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就業穩,創業興”成為全市經濟社會運行平穩的一個重要標志。但是,我市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復雜,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部分行業、群體失業風險壓力加大,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穩住就業“基本盤”。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就業創業工作作出的戰略部署,應對我國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對就業創業工作帶來的影響,聚焦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的就業創業工作,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市政府出臺了該《意見》。

《意見》提出,要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擴大就業,加強經濟社會政策與促進就業政策銜接,各級各部門在制定財稅、金融、產業、貿易、投資等重大經濟政策和人口、教育、社會保障、住房、健康等重大社會政策時,綜合評價對就業崗位、就業環境、失業風險等帶來的影響,促進新舊動能轉換與擴大就業聯動;支持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分享經濟等新興業態發展,將鼓勵創業創新發展的優惠政策面向新興業態企業開放,對符合條件的新興業態企業落實相關優惠政策。要深入實施大眾創業工程,在創新創業政策方面,在創業載體方面,在融資渠道方面,《意見》都有一些具體舉措。《意見》明確,針對重點群體就業,我市將開展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護航行動,做好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完善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進一步做好貧困人口就業幫扶。通過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啟動支持計劃、人力資源服務提升行動計劃、家庭服務業發展促進計劃等專項行動計劃,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人才支撐。

新興業態首次納入扶持政策 創業補貼擴至各類市場主體

——《關于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解讀

支持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分享經濟等新興業態發展;首次將事務所等市場主體納入創業補貼范圍;對符合條件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的入駐創業實體3年內租金全免……近日,市政府下發《關于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紀敏及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相關負責人圍繞就業優先戰略、大眾創業工程、重點群體就業、專項行動計劃、技能提升工程、公共就業服務、強化監督落實等七個方面,對《意見》實現的16點突破進行解讀。

新興業態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有補貼

“此次出臺的《意見》的重大突破,就是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將新興業態納入政策扶持范圍。”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首次將平臺經濟、眾包經濟、分享經濟等新興業態納入就業創業政策扶持范圍,支持勞動者通過新興業態實現多元化就業。《意見》指出,符合條件的新興業態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補貼;新興業態其他從業者可按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屬于就業困難人員、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可按規定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為促進新舊動能轉換與擴大就業聯動,《意見》明確要加強經濟社會政策與促進就業政策銜接,在制定財稅、金融、產業、貿易、投資等重大經濟政策和人口、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重大社會政策時,綜合評價對就業失業的影響。深化重點建設項目與就業聯動機制,提高經濟增長拉動就業能力。

人才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大支撐,為此,《意見》提出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提升行動計劃。建立與新舊動能轉換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供求調查預測和信息發布制度,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

為進一步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意見》還提出要建立政府補貼職業培訓職業(工種)目錄發布制度、培訓補貼標準與培訓成本相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對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緊缺急需職業(工種),適當提高政府補貼標準。實施“金藍領”培訓和“技能大師”培養資助項目,對取得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最高5000元培訓補貼。

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可申請最高45萬元擔保貸款

記者了解到,《意見》的另一突破是將創業補貼的范圍擴大到社會團體、事務所等各類市場主體,對持有有效注冊登記證明的,可按規定享受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從事個體經營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創業者,符合條件可享受一次性創業補貼;對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畢業不超過5年的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學院職業教育類畢業生)租用經營場地創業的,區市、功能區可給予創業場所租賃補貼。

為扶持壯大創業載體,《意見》加大了對省級、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的扶持力度。《意見》規定,對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又被認定為省級、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的,再給予10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市、區市政府直接投資、租賃或以購買服務方式創建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家庭服務業基地(園區),可對入駐創業實體實施3年內租金全免政策,并給予房租和運營經費補助。

融資難是橫在創業者特別是小微企業面前的一大門檻。為拓寬投融資渠道,《意見》提出,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可申請最高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對按期還本付息的根據創業實體帶動就業情況給予最高全額貼息。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對按期還本付息的按照同期限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貸款貼息。

圍繞促進留學人員在青創業就業,《意見》提出實施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將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納入我市就業創業政策扶持范圍,鼓勵留學人員以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入股方式創辦企業。

為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意見》指出,要開展優秀創業項目遴選活動,在全市評選一批符合新舊動能轉換方向的優秀創業項目、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積極培育創業典型,對市級評選的“青島市十佳創業明星”“青島市十佳大學生創業之星”,分別給予5萬元獎勵。

靈活就業人員每人每月最高補貼不超過500元

紀敏說,圍繞改善和服務民生,《意見》實現了三方面突破:一是提高靈活就業補貼標準。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按其實際繳費的2/3給予養老、醫療社會保險補貼,每人每月最高不超過500元(目前靈活就業補貼標準為300元)。二是實施新一輪家庭服務業政策。培育一批競爭力強、影響力大、吸納就業效果顯著的家庭服務業品牌機構,由市、區市給予一定獎補;加快推進家庭服務業誠信體系建設,對獲得市、區市級誠信機構的給予一定獎補;支持搭建家庭服務業智能云平臺,創建一批家庭服務業職業培訓基地,由市、區市財政給予一定獎補。三是實施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到2020年,實現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員與本市戶籍人員享有同等政策扶持。深化“互聯網+就業”服務模式,實現網上預約、網上申請、網上受理、網上審核、網上反饋的全程在線公共就業服務。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盡快實現就業,《意見》出臺了四項新舉措——

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方面,鼓勵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對2016年以后新招募且服務滿6個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員,發放2000元一次性安家費補貼。實施“三支一扶”人員能力提升專項培訓計劃,給予培訓費補貼。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鼓勵非畢業年度在青高校大學生取得職業資格(水平)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給予最高2000元補貼。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設立一批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見習基地吸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可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社會組織,符合條件的可同等享受企業吸納就業扶持政策。有扶貧任務的區市基層事業單位招錄高校畢業生,可適當放寬職位崗位專業限制、單獨劃定筆試分數線、降低學歷要求或開考比例。

為做好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職工分流安置,《意見》指出,要開展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護航行動,鼓勵引導去產能企業盡最大努力挖掘內部安置潛力,從源頭上減少失業。

在完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方面,合理確定就業困難人員范圍,強化分類幫扶和實名制動態管理,確保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中符合條件的至少一人穩定就業。

圍繞貧困人口就業幫扶,《意見》明確要落實扶貧公益性崗位、扶貧就業項目、扶貧技能培訓等扶貧政策,確保有就業、創業和培訓需求的貧困人口100%幫扶就業、100%幫扶創業、100%參加免費培訓。

《實施意見》亮點

●扶持新興業態

符合條件的新興業態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補貼;新興業態其他從業者可按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屬于就業困難人員、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可按規定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新舊動能轉換與擴大就業聯動

深化重點建設項目與就業聯動機制,建立與新舊動能轉換需求相適應的人力資源供求調查預測和信息發布制度,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

●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

對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緊缺急需職業(工種),適當提高政府補貼標準;取得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最高5000元培訓補貼。

●擴大創業補貼范圍

對持有有效注冊登記證明的,可按規定享受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從事個體經營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創業者,符合條件可享受一次性創業補貼;對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畢業不超過5年的高校畢業生租用經營場地創業的,區市、功能區可給予創業場所租賃補貼。

●扶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

對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又被認定為省級、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園區)的,再給予100萬元、200萬元一次性獎補。對市、區市政府直接投資、租賃或以購買服務方式創建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家庭服務業基地(園區),可對入駐創業實體實施3年內租金全免政策,并給予房租和運營經費補助。

●拓寬創業者、小微企業融資渠道

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可申請最高4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對按期還本付息的根據創業實體帶動就業情況給予最高全額貼息。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對按期還本付息的按照同期限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貸款貼息。

●鼓勵留學人員創新創業

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將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納入我市就業創業政策扶持范圍,鼓勵留學人員以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入股方式創辦企業。

●優秀創業項目遴選

在全市評選一批符合新舊動能轉換方向的優秀創業項目、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0萬元獎勵;對市級評選的“青島市十佳創業明星”“青島市十佳大學生創業之星”,分別給予5萬元獎勵。

●提高靈活就業補貼標準

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按其實際繳費的2/3給予養老、醫療社會保險補貼,每人每月最高不超過500元。

●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計劃

到2020年,實現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員與本市戶籍人員享有同等政策扶持。

●鼓勵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

對2016年以后新招募且服務滿6個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員,發放2000元一次性安家費補貼;鼓勵非畢業年度在青高校大學生取得職業資格(水平)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給予最高2000元補貼。

●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職工分流安置

開展失業保險穩崗補貼護航行動,鼓勵引導去產能企業盡最大努力挖掘內部安置潛力,從源頭上減少失業。

●完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

合理確定就業困難人員范圍,強化分類幫扶和實名制動態管理,確保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中符合條件的至少一人穩定就業。

●貧困人口就業幫扶

落實扶貧公益性崗位、扶貧就業項目、扶貧技能培訓等扶貧政策,確保有就業、創業和培訓需求的貧困人口100%幫扶就業、100%幫扶創業、100%參加免費培訓。(記者 劉佳旎)

[編輯:可可]
Copyright © 2017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 新聞備案:魯新網201653205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