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表演一個啞劇,同學們看完后說出答案……”昨日上午,市實驗小學數學教師劉玉嬌在講解《分數的認識》一課時卻演起“戲”來,惹得全班學生瞪大眼睛專注聽講。我市第三屆中小學生戲劇節系列活動之一“戲劇進課堂”現場會上,數學、英語等學科融入戲劇,給予本屆戲劇節“戲融校園·尋夢成長”主題更好的注腳。
數學課上也有戲劇元素
在這節《分數的認識》數學課上,從頭至尾都有“戲劇”的味道。上課伊始,4名小學生通過分月餅來認識二分之一的概念,之后劉玉嬌老師通過表演將海苔對折吃掉的小啞劇讓學生們認識 “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幾分之幾”的概念。整堂課歡歌笑語,老師教得入戲,學生學得輕松。
市實驗小學鄧曉紅表示,學校有8個學科共同推進 “戲劇進課堂”,創建戲劇校園,潛移默化浸潤師生心靈。包括語文學科的語言表達秀,數學學科的“我講數學家的故事”、“我講我的思維導圖”,英語學科的經典配音模仿秀、誦讀大賽,信息學科的“DV大賽”,音樂學科的“音樂劇PK”,科學學科的“頭腦奧賽”,美術學科的“我是海底世界小導游”等。
戲劇“全面”進校園
另外,市實驗小學還創意設置了戲劇電子窗、廊道書吧、戲劇海報展板、3D體驗中心等不同類型的戲劇文化育人空間,潛移默化地培養師生的戲劇藝術素養。尤其是學校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戲劇藝術教育,在每個班級門口安裝“小學習窗”,在每個樓層安裝“大學習窗”,并將這些窗口與學校云平臺結合,形成遍布校園的戲劇“泛在學習場”,最大化地實現學生隨時、隨需地學習。
學校還在每周四的第六七節課,打亂班級和年級的限制,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戲劇課程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有課本劇表演課,孩子們可以在此改寫自己喜歡的課本劇,并進行排練表演,感受當明星的快樂;有口語表達課,脫口秀、演講、辯論等等,各種語言表達形式讓孩子們盡情施展;有經典誦讀課,賞中華經典,誦文化傳承;有英語配音課,讓經典片段進入孩子們的心中;有英文戲劇社,讓戲劇打破語言的障礙……
百萬中小學生“享戲劇”
據市教育局體衛藝處處長李彥介紹,我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在經過前期試點之后,將在全市100多萬中小學生中推廣 “戲劇進校園”活動,在通過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各科教師的自身優勢,將戲劇教育活動貫穿于學校學科教學和活動的全過程,讓更多的學生因戲劇而更加自信,因參與而促進綜合素養的提升。
(記者 臧旭平)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