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啤酒節黃島主會場迎來閉幕日。昨日記者探訪發現,無論是啤酒大棚、啤酒木屋,還是烤肉、炸雞等業戶,都推出了打折優惠活動。很多游客都是慕名來 “掃貨”,吃美食喝啤酒,盡享啤酒節最后的狂歡!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新的支付方式,約有三成游客不帶現金,只靠一部手機就能玩轉啤酒節。
探訪 亮出最低價薄利多銷
昨日下午2時,記者來到啤酒節黃島主會場,天氣涼爽,會場內游客很多,其中不乏學生族。 “這個暑假孩子跟著老人去外地旅游了,回到青島緊接著就要開學了,明天就要上課了,我就帶著他來逛一趟啤酒節。 ”邱先生說,自己帶著兒子趕在閉幕前逛啤酒節,沒想到正趕上好時候,無論是小吃還是啤酒都在打折,價格非常實惠。“我給孩子買了肉串和烤魷魚,順道再買上一只烤兔和啤酒,一共才花了90元。 ”邱先生說。
記者發現,不少業戶忙著改價。“我們每天都進貨,基本上一天能賣出3000串,這兩天啤酒節快閉幕了,我們進貨量沒有變,但準備快點賣光別囤貨。”已經參加過5次啤酒節的周先生說,現在各家都打出了最低價,爭取薄利多銷。康大鯉魚門啤酒大棚干脆推出了特價烤腸等小吃,價格均為10元2串。現場最便宜的當屬烤肉,平均價格都在10元2串到5串。冰糕冷飲、部分品牌啤酒也推出了買一送一的優惠活動。
火爆 高峰期一天賣六千串
“這次女兒在啤酒節上租了攤位,我們全家人都來幫忙,目的就是少雇幾個服務員,幫忙節省開支。 ”內蒙古烤肉攤位的陳老板說,這次參加啤酒節絕對是全家總動員,從進貨到制作烤肉,全部都是家人之間彼此協作。“去年啤酒節,最高峰時段我們一天的銷售額就能達到五六萬元,今年的銷售量也還不錯。 ”陳老板介紹說,價格調整到10元3串、10元5串后,晚上8時攤位前都會排起長隊,銷售量也跟著往上漲。
來自河南的常先生和7位合伙人一起,每年在全國各地趕節會,他們也就是所謂的“會蟲”。這次啤酒節對他們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次盛會。 “像啤酒節黃島主會場這樣時長達到32天的節會,在全國都不多了,之前我們參加過為期3個月的上海節會,因為效果不好就放棄了。 ”常先生團隊這次帶來的是肉串和烤魷魚,銷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買出6000串。 “來之前我們會考察周邊的業戶是賣什么的,盡量不選擇賣重復率過高的小吃,像烤肉和魷魚,我們主要在口味上下功夫吸引游客。 ”常先生說,團隊成員為了迎合啤酒節的氛圍,都穿著統一的服裝,播放勁爆的音樂,食客們一批接著一批趕來購買。常先生表示,每年他們會兩次來青島,分別是年初的糖球會和年中的啤酒節,明年依舊不例外。
創新 三成游客用手機支付
來逛啤酒節的游客會發現,這次不僅啤酒美食的種類多,付款方式也更加靈活。從一串肉串,到啤酒大棚的一扎啤酒,游客們在很多攤位可以使用手機支付。記者看到,大部分的小吃攤和啤酒大棚的付款處,都會在顯著位置貼著一張紙,寫有手機微信、支付寶付款,有的還附帶有二維碼供游客使用手機掃一掃功能付款。“給我來一份臭豆腐,可以用手機微信付款嗎? ”“可以,找旁邊的工作人員即可。 ”來自北京的仇先生買了一份臭豆腐以及烤魷魚、烤肉,這些全部都是用手機付款。 “現在太方便了,我剛來逛就用手機付款給孩子買了雪糕,后來發現每個攤位都能用手機付款,還不用找零錢了,非常方便。 ”仇先生說。
今年,手機支付在啤酒節黃島主會場普及率非常高。據統計,前來消費的游客中,至少有三成都使用了手機支付,以 40歲以下的人群為主。 “我專門跟孩子學了如何使用微信、支付寶,以免顧客要用手機支付我不會。 ”62歲的烤肉攤陳老板說,啤酒節上年齡較大的老板都在積極學習,跟上這一支付新趨勢。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于波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