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島燈塔釀造,想必很多島城市民都不會陌生。作為一家幾乎與青島同齡的百年老字號企業,其旗下的醬油 、食醋、醬類 、香油 、調味油等產品,早已深深地滲透到許多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當中。不過在市場的大潮當中,和所有老字號企業一樣,“燈塔”目前也面對著多方的競爭壓力,如何突出重圍,重塑老品牌的輝煌,80后的蔡曉丹從父輩手中接過大旗,成為新的“守塔人。”
歷經體制變遷的燈塔釀造
青島燈塔釀造有限公司始建于1904年(光緒三十年),前身是青島裕長醬園,同時期的也有同和福、謙泰祥、三聚成、萬通、大興、渤海等多家商號的醬園。“60多家醬園共同創造了當時青島釀造業的繁榮。”青島燈塔釀造總經理蔡曉丹說。
據介紹,解放前夕青島醬園共有60家,而到1956年,就增至到104家,經過公私合營 ,17家醬園劃歸商業局經營,其余的87家則由輕工業局管理。“1956年之后,私營經濟就開始向國營經濟過度,許多醬園演變過來的釀造廠就統一劃歸到了青島市蔬菜公司管理。”蔡曉丹說道,“等到改革開放,國營經濟又向市場經濟過度,多家釀造廠整合過后的青島市釀造總公司又歸私人經營。”
不過,作為計劃經濟的寵兒,青島市釀造總公司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大潮,在瀕臨破產之際,蔡曉丹的父親蔡可忠,也就是青島金北洋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全資收購了青島市釀造總公司,青島燈塔釀造有限公司由此誕生。“現在燈塔釀造已經迎來了第112個年頭,經過多代燈塔人的努力,燈塔釀造獲得了‘中華老字號’、‘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等多項榮譽,沒有毀掉老一輩人的努力,并正在努力前行。”
作為一個搞工程的商人,為什么會突然想到要收購一個釀造廠呢?談及這個問題,蔡曉丹說道,“機緣巧合,我父親的一個朋友說燈塔要企業改制,問到有沒有興趣。可能我的父親也是一個企業家,覺得做工程只能做一時,卻不能做長久,所以就看中了燈塔的這個調味品的品牌,想要把它買下來一直做下去、傳承下去。”
80后的“守塔人”
在收購燈塔之前,蔡曉丹的父親原本覺得把企業改制,升級一下設備,更新一下管理系統就可以,但是沒想到隔行如隔山,收購之后所遇到的變革困難,遠遠超出了蔡可忠的想像,于是就把遠在法國留學的蔡曉丹叫了回來,共同守護經營這個百年老字號。
調味品市場是個傳統而又低調的產業,但是近些年來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既有上市大公司的攻城掠地,更有地方品牌的搶占市場,所以年輕的“守塔人”也并不是那么的好當。“國外的生活舒適,壓力很小,生活品質也高,放棄那么好的生活環境,回國來接收這個企業確實內心也經歷過許多掙扎。”蔡曉丹說道,“可能是父親身上的正能量太多,而且從來都不會逃避苦難,當年接手燈塔,父親留下了所有的員工,扛起了所有的債務,不畏艱難重整燈塔,使其得以發展良好,讓我頗受感慨,所以還是義無反顧地回國接收了這個企業。”
回國的第一年,蔡曉丹進入公司總部,了解公司的方方面面,第二年她便進入銷售部門,從最艱難的營銷工作入手 ,開始磨練自己。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與困難,就這樣,蔡曉丹咬著牙挺了過來,2014年2月,她被舉薦為青島燈塔釀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為百年燈塔最年輕的“守塔人”,她也終于看到了“燈塔”的鳳凰涅槃。現在,“燈塔”除主打醬油、醋,還研發了蠔油、香油、料酒、調味油等多個產品,品牌在立足青島市場、站穩半島市場的同時,計劃向山東周邊市場輻射,最終向全國市場乃至國外市場進發。
一路走來,蔡曉丹已經從初出茅廬的羞澀女孩,變成了管理游刃有余的職場英才。回顧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她說,“其實只要誠心地對待所有的人與事,肯付出,便一定會有收獲。”工作中的蔡曉丹全力以赴、踏實勤懇,生活中則恢復快樂單純的小女生狀態。充滿著正能量的蔡曉丹,用自己的努力續寫著“燈塔”這個民族品牌的新輝煌。
廢舊立新的百年老字號
說起接手燈塔釀造這么多年,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最令自己感到頭疼,蔡曉丹表示,“國有老企業的傳統觀念的轉變,真的是所有困難當中最困難的。”剛收購時,釀造廠內的設備十分老舊,所以就上新了一批新設備,但是新設備太大,老廠址地方又太小,這些設備根本派不上用場,成為了擺設,所以2014年,燈塔釀造將廠址遷至到了膠州。“設備更新了,新廠也建好了,但是工廠老工人的觀念卻還沒有轉變過來。”
蔡曉丹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當時她剛進廠時,見到廠內生產的100多種商品,第一感覺就是品質很好,但是賣相太差。“可以說是100件產品100種外包裝,幾乎看不出是一個品牌生產出來的商品,所以我就提出了統一系列產品外包裝的想法。”蔡曉丹說道,“但是許多廠內老工人卻覺得,自己賣的是產品,又不是包裝,根本沒必要這樣做。但是現在這個行業競爭的這么激烈,不管是生產、管理還是營銷,真的要方方面面都得跟上。”
“我入場工作已經38年了,這個廠是從計劃經濟走過來的,所以不管生產什么品質的商品,都不愁銷路,所以許多老工人的思想也轉變不過來,覺得搞這些變革措施全都沒用。”燈塔釀造的醬油部楊主任說道,所以蔡總經理在努力改變企業的同時,也在努力改變員工的思維方式,并且在此基礎上,她廢除了一些陳舊的營銷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現代化的營銷工作新機制,為企業今后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堅守“品質安全”傳統
一個企業不因時而異的變革,那么只會死在固守原本的道路上。但是在變革的過程當中,如果不堅守產品的品質,那么這個企業也不會走得長遠。“我對于老字號的理解是,品質和誠信是老字號的根本,不管企業怎么變革,企業的誠信和產品的品質,是必須要傳承下去的。”蔡曉丹說道。
“我們以前的釀造廠,雖然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不過設備落后,所以品質、賣相上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楊主任說道,“但是現在設備上新之后,我們對產品的原材料以及生產工藝并沒有變化,釀造的材料還是最好的豆粕,一瓶醬油走到消費者身邊,還是需要經過8個月的時間。并且,許多人都覺得我們的醬油沒有其它某些品牌醬油的鮮美,但是我們都知道,越鮮美的醬油里面的各種添加劑就會越多,所以我們始終堅持,最大程度上減少添加各種添加劑,保持產品的品質和安全。”
“醬油前期發酵需要6個月的時間,發酵好之后,經過其他工序也需要將近2個月的時間,耗費時間比較長。”蔡曉丹說道,“但是每當春節前期,廠內訂單量就會翻番,生產量完全供應不上銷售量,所以每當這時我們都會收到不少經銷商的罰單,但是即便這樣,我們也不會讓一瓶醬油提前一天出廠,這就是對產品品質的保障,對消費者顧客的負責。”
厚積薄發,重塑輝煌
雖然經過這么多的努力,燈塔釀造已經順利完成了改制,但是卻始終沒有恢復往日的輝煌,所以自從釀造廠址搬遷至膠州之后,燈塔釀造也在努力修煉“內功”,希望重塑昔日的輝煌。
據介紹,燈塔釀造以前是北方的釀造中心,許多釀造研討會,都會選在青島、選在燈塔進行。但是現在,燈塔已經從山東省內的頭名,降至第二、第三……五名開外;全國排名也從前十,到現在前二十都找不到。“發展現狀肯定不如從前,但是只要努力,還是可以恢復以往的樣子。”
打虎還需自身硬,所以在蔡曉丹的帶領下,燈塔釀造這些年也正在努力修煉內功。“一方面我們成立了研發部,不斷創新自己的生產技術和產品,另一方面還和業內許多大佬級企業進行研討 ,互相取經 。”蔡曉丹說道,“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會出國考察,學習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讓這個老字號,不斷傳承下去。”
城市信報記者 季曉東(圖由燈塔釀造有限公司提供)
[編輯:光影]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