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上他們生龍活虎、揮汗如雨;一旦搶險救災的警鈴響起,他們穿上戰斗服,第一時間上演最帥氣的逆行……他們,就是時刻守護島城平安的消防官兵。他們當中,有近一半是共產黨員。這些黨員大部分是班長、老兵等戰斗骨干,滅火時都是沖在第一線。近日,記者跟訪了今年以來出警200多起,從濃煙和廢墟中挽救了30多人生命的市北消防水陸中隊,見識了這個近一半隊員是黨員的基層中隊里,大家是如何爭先恐后地奔著成為一名“消防鐵軍”戰士的目標而努力的。
廢墟中 連移兩根屋梁勇救被困女
6月22日是一個普通的星期三。上午8時10分許,市北消防水陸中隊的駐地內,戰士們正要開始早晨的第一堂訓練,刺耳的警鈴聲突然響起——119指揮中心接警稱,鐵山路一餐館發生爆燃事故。指導員焦永剛上尉、副中隊長梁瀟中尉立刻帶領13名戰士乘坐三輛消防車趕往現場。
戰士們到場后發現,餐館發生爆燃后,玻璃門被炸碎,玻璃碴飛濺得到處都是。官兵們分頭行動,一路將周邊居民疏散;另一路進入屋內搜救,將液化氣閥門關閉后展開監護,直到公安民警到場。確認現場無人被困,三名受傷男子已經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后,焦永剛和梁瀟長舒了一口氣。
據介紹,幾天前,中隊在登州路執行過類似的搜救任務:清晨6時40分許四間房屋坍塌,居民撥打了119求救。焦永剛帶著官兵們到場后找到知情人,得知屋內還有一名女子被困。焦永剛帶上三名老兵,穿上戰斗服、戴上頭盔摸進了坍塌的現場。
在倒塌的屋子角落里,焦永剛發現了被困女子——兩根倒塌的水泥屋梁交叉在一起,將她的下半身壓住。為了保證救援時的安全,焦永剛立刻讓兩名戰士檢查了周邊的墻壁,確定不會坍塌后,他向指揮中心求援,威海路中隊和特勤一中隊的救援官兵很快趕到現場。經過商量,官兵們制定了一套救援方案:幾名戰士先將千斤頂放在了屋梁下,慢慢地升起后空出了救援空間;幾名戰士用繩子系在屋梁上,一側的戰士不斷用勁往下壓,利用杠桿原理將兩根屋梁先后移開,耗時兩個多小時后將女子救出。
熱浪里 老兵探火場腰椎受傷骨折
“剛到中隊執勤的時候,什么都不怕,什么現場都敢第一時間往里沖。 ”焦永剛告訴記者,那時候,更多的是一份新鮮感。但他慢慢從實習學員、副中隊長成長為中隊指導員,反而越來越害怕了。 “怕的不是火和災害,我擔心的是出警的戰士們的安全。”焦永剛告訴記者,36人的中隊有16名黨員,而這些黨員大部分是班長、老兵等戰斗骨干,滅火時都是沖在第一線,很多人都是爭著當尖兵。
焦永剛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今年1月24日上午,大港緯二路一處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倉庫內突然起火,消防官兵冒著零下10余度的嚴寒,輪番奮戰27個小時終于將大火完全撲滅。在處置過程中,戰斗三班班長劉帥帶領攻堅小組沖在最前面。 “我是黨員,又是小組里警銜最高的。 ”劉帥稱,他戴著空氣呼吸器迎著濃煙摸進了倉庫,可陣陣熱浪襲來,加上時刻要注意身后的戰友,他一不小心被絆倒了。 “我的腰磕在了一個架子上,當時就疼得要命。 ”劉帥稱,他強忍住疼痛爬起來后,沒有撤出戰斗,而是繼續搜索了一陣火源。
戰斗結束的次日,劉帥早起時發現腰椎鉆心疼。戰友們陪著他去醫院做檢查,這才確定是腰椎輕微骨折。 “我休息了四個多月,已經緩過來了,現在還可以出火場! ”劉帥稱。
傳幫帶 隊長班長老兵帶頭做示范
劉帥的戰友們告訴記者,作為一支時時刻刻都要執行特殊任務的公安現役部隊,想要在滅火搶險戰斗中少流血,平時的訓練中就要多流汗。除了滅火業務理論的學習外,單杠卷身上、百米負重、負重登樓、三公里越野等項目,他們一樣都不能落下;而垂直鋪設水帶、泡沫消防車供滅火劑等多個綜合性科目,更是每周必練。針對這些訓練,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每年都要舉行大比武。在中隊指揮員的綜合考核中,指導員焦永剛的成績每年都穩定在前列。
“部隊是最講本事的地方,有本事,大家自然都服你。 ”水陸中隊的戰士們告訴記者,老黨員發揮的“傳幫帶”作用,刻在了每個追求進步的戰士的心中。戰斗二班的下士龐衍稱今年成為了中隊的入黨積極分子,他告訴記者,自己要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向老兵、老黨員們學習,又要在新兵們面前發揮模范作用。也正因為如此,龐衍稱在最近的滅火救援戰斗和訓練中一直堅持沖在第一線,多次被大隊、支隊的各級領導表揚。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劉卓毅
[編輯: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