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方式獲得家屬認可
護理院負責人介紹說,自圣德老年護理院開業至今,先后收住久病臥床者1600多人,康復出院約260人,目前入住老人處于滿員狀態。很多家屬來到護理院后會情不自禁地說:“終于找到這樣一個好地方了。”
據了解,護理院設置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中醫科、老年病科、康復醫學科、醫療專護科等臨床科室和放射、檢驗、特檢、藥劑等輔助科室,配備CT、C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可滿足日常診療及危急病癥的搶救。
多數老人進去都不愿意搬走
【探訪】
“這位奶奶已經偏癱一年多,前幾年曾經發生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現在穩定了,但生活完全無法自理。”昨天下午,市南區人民醫院醫療專護病房護士小郝為85歲的于老太喂完水,又拉著她的手做了一會兒運動。自從青島市正式確定醫療專護病房試點以來,市南區人民醫院已收治上百名老病號,絕大多數人無法說話。
“從早晨8點上班,一直到下午5點下班,我和同事主要負責5位老人的生活。”19歲的小郝稱照顧的老人為奶奶,她的工作是“緊盯”5位老人的身體狀況,此外還有喂藥、喂飯、喂水、洗臉、刷牙。“除了簡單的醫療護理和生活護理,我們還幫老人倒大小便。”小郝說,于老太病情算是比較輕的,還有幾乎無法說話的老人,所以只能不時地去問是否餓了、渴了,還要隨時檢查老人是否尿床。目前,于老太的褥瘡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后,現在已經好轉。
“住院老人的收費都是根據醫保和物價的規定,沒有因為住進醫療專護病房而提高。”市南區人民醫院院長宋培鐸表示,住院老人都是職工醫?;蚓用襻t保參保人,使用的藥品和治療首選醫保范圍內的,目前也是按照常規的住院來結算費用。“很多人都關心費用問題,但實際上隨著醫保政策的不斷調整,老人受益越來越明顯,我們醫院更注重社會效益和責任,配備了足夠人手服務老人。”宋培鐸告訴記者,作為全市首批醫養結合的試點醫療機構,市南區人民醫院從2011年8月份啟動專護病房以來,從十幾張床位擴大到80張床位,幾乎一直保持滿員狀態,累計接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近千人,若無特殊情況,絕大多數老人住進來都不愿意搬走。
【意義】
改善醫養分離實現資源整合
有條件辦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如何開展醫養結合?由醫院承擔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比如,樂萬家老年公寓與附近的醫院簽約,每天有醫生護士來巡診,如果老人生病,能夠得到及時救治。
青島的醫養結合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醫養分離的狀況,整合了醫療和養老資源,調動醫療機構利用閑置床位資源實現轉型發展,促進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暫不具備醫療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推動養老機構從住房型機構向護理型、醫護型轉型,提高了傳統養老服務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本版撰稿 記者 王磊江 陳珂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