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接待劇組484個 票房產出超371億元
2025年春節檔未來先熱,6部大片中,《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和《蛟龍行動》均誕生在青島影視基地,這里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中堅力量,也是近年來數部中國大片背后的“青島力量”。1月21日,青島早報記者走進位于西海岸新區的青島影視基地,實地探訪國際最前沿的影視數字科技和數百部影視大片誕生的幕后故事。
打造全球影視技術新高地
細數誕生于青島影視基地的春節檔影片,從2019年票房冠亞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到2021年票房季軍《刺殺小說家》、2023年票房亞軍《流浪地球2》,再到2024年票房冠軍《熱辣滾燙》,部部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佳作見證著青島影視基地的崛起。
東方影都是國內第一座重工業電影基地,在建設之初就比肩國際最高標準,這座占地170萬平方米的影視產業園配置了40個國際標準攝影棚、32個置景車間,配建有數字影音中心、影視虛擬拍攝制作平臺等硬件設施,為科幻電影和工業大片的拍攝制作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流的硬件設施,成為中國大片的最佳選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一個個傳奇。
電影是創造“夢幻”的藝術。步入工業電影的新紀元,“夢幻”的構建離不開科技的硬核支撐。
在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5號攝影棚,技術總監于秋貝介紹,“這是我們打造的國內首個影視虛擬化制作平臺,主要包括HMC面部捕捉頭盔系統、虛擬拍攝系統、全身三維掃描系統、微米級面部超高清掃描系統、實時渲染系統、DIT系統、Witness攝像機系統等技術,這一平臺打通了從劇本預演、拍攝到后期的全鏈條電影工業化生產流程。”
此外,東方影都引進了國內首套自主研發的微米級別超高精度面部掃描系統“穹頂光場”,提升了人臉數字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建成運營東方影都阿里幀享數字影棚,虛擬制作平臺與國內頭部數字娛樂供應商迪生科技合作,打造國內首個Optitrack、Vicon雙系統動捕棚……通過持續推進“科技影都”“數字影都”建設,青島影視基地正大步邁向中國乃至全球影視技術新高地。
春節檔電影幕后的那些事
位于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的末那眾合工作室是中國影視行業頭部特效企業,專注于重工業類型電影的造型設計和道具制作。采訪中,末那眾合工作室主理人四季向記者介紹了《封神三部曲》數字生物概念設計以及特效化妝幕后故事,在第一部中曝光的雷震子、墨麒麟、龍須虎、九尾白狐、饕餮等神話形象,以及部分特效化妝、特殊道具、機械制作等內容,末那眾合電影特效工作室的概念藝術家們皆參與其中,正是他們讓那些神話中的形象變得清晰立體、活靈活現。“第二部中屹立于殷商鐵騎陣前,魔家四將各持法器,超過12米的身形盡顯其壓迫感與威懾力。”四季表示,魔家四將并非依靠特效制作而成,而是借助特效化妝與MOCO拍攝,全部由真人實拍完成。
如果說,誕生于青島影視基地的《流浪地球》《封神三部曲》見證了“中國科幻”和“中國神話史詩”兩座里程碑的崛起,那么《蛟龍行動》則開辟了軍事題材的高度復原1∶1大制作。
據《蛟龍行動》出品人于冬透露,電影在東方影都攝影棚外挖出110米的水池來裝潛艇進行拍攝,在冬天所有演員沒用替身下水,導演林超賢甚至“倒立下水”拍攝。劇組1∶1打造潛艇四艘,總長度達231米。其中“龍鯨號”潛艇置景長達120米,這也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潛艇道具,其長度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僅外殼的搭建就花費了8個月,從巨大的艇身結構,到狹小的內部通道,甚至艙室中的每一根電線和每一個螺絲釘都經過精心雕琢。這個全球最大的潛艇道具是電影工業的奇跡,為中國首部核潛艇電影奠定了高起點,用前所未見的規模和工藝,定義了全球潛艇電影的新標準。
家門口看影視大片
為進一步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不斷豐富島城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自即日起至2月28日,我市開展“文化進萬家——過年一起看電影”活動。
此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統籌組織,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提供免費放映。記者從青島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提供的免費放映電影目錄當中看到,諸多有熱度、有口碑的優質大片均在其中,如《送你一朵小紅花》《我們一起搖太陽》《燦爛的她》《我本是高山》《正正的世界》《我和我的祖國》《萬里歸途》等30多部近年來口碑、票房、藝術性俱佳的熱映院線大片。島城市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精彩的“文化盛宴”。
基地已集聚超千家影視企業
如今,青島影視基地形成了“以東方影都為龍頭,東有靈山灣,西有藏馬山,輻射帶動青島全域”的產業發展格局。
“藏馬山影視城”作為青島影視基地的組成部分,是電影《封神三部曲》的重要戲份拍攝地。這里搭建了西岐城墻、西伯侯大殿、馬廄、祠堂、西岐民房等占地超過兩百畝的西岐城。
2024年4月28日,北方微短劇基地在藏馬山啟動運營。以微短劇為切口,盤活文旅業態,賦能片區發展,導入西海岸優質的文旅資源,將“投入小、見效快”的微短劇業態與“投入大、周期長”的片區文旅發展結合,打造影視IP與文旅業態之間融合促進的創新機制。該基地進一步豐富了青島影視基地“以東方影都為龍頭,東有靈山灣,西有藏馬山,輻射青島全域”的發展內涵,也標志著青島影視基地在承接內容拍攝和產業發展上,實現了大小兼具、長短兼容。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高度重視基地發展,把“影視之都”作為四張城市名片之首,推動青島影視基地高標準建設和影視文化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先后出臺《“影視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青島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青島影視基地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等綱領性文件,謀劃階段性發展思路。功能區、行業主管部門、招商單位、轄區街道、鏈主企業組成“五位一體”推動影視企業招商,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區集聚影視文化全產業鏈企業達到1098家。新區還布局影視出品、綜藝制作和宣發等高端價值鏈,已引入愛奇藝、英皇娛樂、寰宇影業、歡喜傳媒、奇樹有魚、五洲發行等出品、發行公司落戶,上下游高端價值鏈加速形成。以招引劇組項目為核心,引入一批高端配套企業,強化影視產業鏈式集聚。目前,以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為平臺的制作配套供應鏈已基本形成,酷鯨、希娜魔夫、香港永譽、寶榮寶衣、影眸科技、末那、優績等頭部制作企業均在這里落戶。
“這一年我們引進了130家影視企業,影視企業的總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家,涵蓋了影視的全產業鏈。同時我們也引入了第三方服務機構,如律所、銀行、代理記賬公司等,與我們共同建設一站式影視服務平臺,可以滿足各個企業、劇組的服務需求。另外,這一年我們開發和新建了100多處場景,進一步提升了我們的服務能力。”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胡瑞彥介紹。
西海岸新區近年來創新設立的影視產業發展中心,是國內首個地方影視服務管理機構。該中心打造的青島影視基地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劇組提供政策咨詢兌現、項目備案審批、拍攝場景協調、企業注冊代辦等30余項全方位、全天候、公益化的配套服務,打造了公共服務標準化、政策兌現零跑腿,從洽談、簽約、注冊、政策咨詢兌現、業務開展至注銷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障。
截至目前,青島影視基地已累計服務劇組484個,備案項目448個,為中國電影貢獻了371億元的票房(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底),斬獲五個一工程獎、華表獎、金雞獎等權威獎項,青島影視文化產業集群成為首批山東省十強產業支柱型雁陣集群,基地入選山東省首批場景創新引領區。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郭念禮 周潔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